接纳彼此,放弃“你应该怎样的剧情”
当伴侣之间存在差异又不知道怎么达成一致时,一个典型的做法是,努力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从而消除这种差异。可是这么做,对方不仅不会改变反而会因此缩小关系的空间。
这就涉及打造关系空间的第二个重要议题——接纳彼此。而接纳彼此的前提,就是放弃改变对方的执念。
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有一本书叫《如何在30 天内改变你的妻子》,一上市就很畅销,一周之内卖出两百万本。后来作者发现书名写错了,原来应该是《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生活》。结果书名改过来后,一周只卖出3本。
我相信,不只是“如何改变你的妻子”这个话题会畅销,如果有一本书叫《如何改变你的丈夫》,也同样会畅销。虽然这是个段子,但在亲密关系中,确实有很多人热衷于改变自己的伴侣,只是很少有人真的成功。
为什么人们会一再重复这个明明无效的游戏?
因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套关于爱情和伴侣“应该如何”的假设。这一套“应该如何”的假设背后,有一个人自己的经验、需要、期待和欲望。当伴侣跟自己的设想不符时,他就会感到焦虑和失落。这时候,他不会去质疑头脑中的假设,反而想要改造伴侣,可是伴侣偏偏不听话,于是,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关系最终走向破裂。
这些头脑中的假设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一些来自以往重要的人际经验,比如,“我爸爸特别勤奋,我觉得男人就应该像我爸爸那样”,或者“她为什么不能像我妈妈那样温柔”。
有一些来自大众文化传播,比如言情小说或者影视剧。它们会淡化人性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只把存在于理念层面的最美好、最纯真的部分提取出来,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亲密关系应该有的样子。
有一些来自内心未完成的愿望,比如,“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嫁个文艺点的老公,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可是我老公太理性了,所以我总是想让他变得更感性一点。”
还有一些是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伴侣身上。比如一方觉得自己不够好,既然对方愿意和自己在一起,那对方肯定也不够好。如果对方能够变好,那我自己也会变得更好。
寻求改变对方的本质,是我们心中关于“爱情应该怎么样”“伴侣应该怎么样”的执念。这个执念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对还是错,而在于它一直在向伴侣发出这样的信息:
你并不是我理想中的伴侣。
正是这种不认可,成为伴侣产生矛盾的源头。对于希望伴侣改变的人来说,伴侣是否改变,意味着他是否重视和回应自己的心理需要。但是对于被要求改变的人来说,他是否接受你让他改变的要求,意味着他是否承认你的不认可。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妻,两人结婚时,妻子的条件很好,工作也不错,丈夫的条件稍微差点,结婚以后,妻子总是嫌丈夫不够上进,挣钱太少,担心如果自己工作有变动,丈夫根本撑不起这个家,于是她跟丈夫说,你应该更努力一点,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三年怎么样?五年怎么样?
丈夫说:“我有自己的节奏和计划,也在根据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的走。”
妻子说:“不行,你现在根本不努力,我每天都学习读书,听各种课程,可每次我要求你也跟着一起学,你就是不好好听。”
丈夫说:“你不要总强迫我干这干那,我有自己的判断,有用的东西,我自己会学没用的东西,我当然不想看了。”
从他们的对话能看出来,妻子理想的丈夫是一个热爱学习,努力上进的人,所以他暗暗在心里给丈夫制定了各种kpi。妻子这种期待丈夫改变的愿望,符合社会的价值观,有道义上的合理性,所以妻子会想:“我提的要求,明明这么合理,你为什么不接受?”可是丈夫不仅不好好完成妻子规定的KPI,有时候连这个KPI本身也不承认,这让妻子很抓狂。
这时候我跟这位妻子开玩笑说:“我看到这个房间里有三个人,你、你丈夫,还有你幻想出来的理想情人,你觉得丈夫不够上进,而你幻想里的情人比较上进,那么你是想要选择理想情人,还是选择眼前这个丈夫?”
虽然是玩笑,却说出了现实的悲哀,很多时候,人们选择的不是眼前的伴侣,而是心里那个理想化的情人。
也许你会说,怎么会有人这么傻?理想化的情人只是幻想出来的,眼前的伴侣才是真的啊,事实上,虽然理想化的情人只存在于幻想里,要放弃也是很难的,因为理想情人的背后,有一个人深层的渴望。而放弃理想情人,就好像承认自己心里的一个梦碎了,自己的渴望再也无法被满足,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可是如果不放下幻想中的伴侣,你就很难真的去接近和了解眼前这个人。
后来这对夫妻的关系慢慢改善,妻子告诉我:“以前我好像是跟我心里那个理想的老公结婚了,现实中的老公只是一个'冒牌货'。现在,我把理想标准放下,才真的看到了他,跟他交往,真正接受他。”而奇怪的是当她真的接受了丈夫时,丈夫反而愿意跟他一起看书,听课程,讨论未来的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