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两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有效学习》与《学习之道》;
有效学习
7.5(602人评价)
[美] 乌尔里希·伯泽尔 / 张海龙 / 郭霞 / 中信出版社 / 2018-2-1 / 49.00元
学习之道
8.0(3158人评价)
[美] 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 / 教育无边界字幕组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6-11 / 39.00元
其实读完之后《有效学习》这本书更多的在讲“道”,原理解释得事无巨细(细到了颇有啰嗦的嫌疑),把学习的各个环节甚至各个参与方(教师、学习者、父母、教育政策制定者)都说得非常清楚。也正是因为这种细节的体现,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其实整本书常读常新。
而《学习之道》就是本操作性很强的书,无论你在学习的哪个阶段,都能找到一些方法快速上手。甚至只是读完两三章节,都会有些跃跃欲试。要说有一些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体系感不那么强(这恰也是上一本书的强项)。
总结了《学习之道》这本书对我认知冲击比较大&也确实实用的三方面技巧:下面一一介绍。
一、专注模式&发散模式
1.概念
专注&发散模式的概念和应用贯穿整本书。作者用了很多比类比来阐述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类比一:弹珠
小球就代表了一个想法,大脑工作模式的不同,会影响整个小球的走线和位置。
专注模式(左图)下,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有些已经被训练的神经通路更“宽敞”,走起来更熟练、更省力,甚至更“按部就班”,所以小球的轨迹会集中在图中特定的区域内。
发散模式(右图)更具有随机性,或者说有更开阔的作用范围。
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或者技能,甚至处理复杂的学科问题时,传统的做法或者思维是启动专注模式,而且我们也期望通过学习去建立原本我们并不擅长的神经通路。所以,我们往往强迫自己静下心,专注于眼前的问题,或者花很长的时间执着在一件事情上。
这么做并不是不会有效果。然而,仅仅启动专注模式也许并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或者说“事半功倍”是无法如此实现的。
2. 专注和发散模式需要有机结合
专注模式固有的缺点是:它是遵循我们曾练习或经历的老路子的(比如上面左图右上角),但假如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在这条较为“宽敞的”神经通路上,比如上面左图左下角,那么我们的想法和思维(那个小球)很难去到那个有答案的区域(因为专注模式触发的神经通路在右上角,我们被困于此)。这也是所谓的定式效应。
所以,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困境,换个角度看问题。
类比二:手电筒光束(集中vs更开阔视野)
如何跳出固有的定式?这就像手电筒光束一样,专注模式光线更集中,能照到的地方也更远。但是目标可能并不在这个被照亮的小小的区域。此时,我们需要开启广角模式,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虽然可能会照得不是那么远。
• 当专注于某件事时,大脑会沿着自动的神经通路发出信号,把大脑各处相关的区域连接起来。但是,工作记忆,如同章鱼的触手,能同时处理的事物是有限的。 • 如果要理解新的事物,最好关闭掉精准的专注模式,切换到“广角光源”。为了理解概念或者解决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概念/视角之间切换。让注意力放个假,这是灵感进来的窗口。 |
---|
所以,对于正在学习新知识的你,
• 看书/某个章节之前浏览一遍整体(目录、标题、总结、甚至每章节的思考题),然后再开启深度阅读,效果要好很多。(你会发现,这对思维的组织产生产生多大的帮助~)
• 发散模式提前为我们设置了一些神经挂钩,而专注模式是往这些钩子上挂东西,将思维挂靠上去。(这会使把握概念更加轻松)
• 如果一开始就开启专注模式处理新的概念和陌生问题,从头读到尾,很容易卡在什么地方就进行不下去了。
虽然发散模式会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但是别指望依靠发散模式就能轻轻松松达成所愿。
要想学得好,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有机的切换。好像砌墙垒砖一样,专注是坚实的砖块,而发散是中间的水泥。
对于数学等科学学科:
- 需要专注去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 同时,也需要明白,解决问题背后的核心是创造力。
- 所以,学习数学和科学,最好办法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 如果阅读完某教材之后,还是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尝试google/youtube,接触对概念不同的表达阐释--->思维换个角度,可能更容易理解or激发出火花。
• 苦思冥想,也许不如出去走一走。
3.专注和发散模式之间的转换
a.专注-->发散 (让大脑放松下来)
- 运动:散步、兜风、慢跑、健身房、跳舞
- 沐浴、泡澡
- 绘画、涂鸦、演奏熟悉的乐曲、听纯音乐
- 冥想
- 睡觉(终极法宝)
b.发散-->专注
- 番茄时间,先设定一个25min开始,屏蔽掉掉手机提示等分神的东西。
- 遇到棘手的问题,先尽力做上一个单位的时间,做不下去再转到别的任务上去,回过头太也许就有新的发现。
二、组块
1.逻辑概念体
第二个贯穿整本书的基础概念是组块。
组块(chunks)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也可以称之为概念组块。
这是绝大多数科学、人文、艺术知识构成的基础。只有形成一个抽象体,这样的知识概念或者思维体系才能迁移到另一种知识背景当中去。
关于组块,更形象的理解如下:
- 左图:当你第一次遇到科学或数学中的全新概念时,往往不知其所云,原始信息就像拼图碎片一样。
- 中图:如果不理解含义,也不考虑其所在的背景,仅记忆一个事实,是不能帮你理清头绪的,或者说,你仍不会明白一个概念是如何与其他已学概念拼合在一起的——要注意,这种情况下,拼图碎片没有凹凸状的互锁边缘,没法与别的碎片拼接起来。
- 右图:构建组块(chunking)能帮你利用意义,组合起信息碎片,这是一种心智上的飞跃。新的逻辑整体更便于人们记住组块所包含的信息,也便于将其融入更大的学习背景(边缘有凹凸接口)。
2.构建组块
构建组块的三个步骤:
(1) Focused attention,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2) Understanding,理解基本概念;
(3) Practicing under a certain situation. 在一个更大的背景、具体场景中使用&关联组块。
学习活动往往包括“以上至下、从下至上”两个方向。
* 从下至上的组块过程,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这样如果你需要信息,就可以轻松地从记忆中获取。 * 还有一个是从上至下“纵览全局”的过程,这一过程能让你看到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 |
---|
两个过程对熟练掌握学习材料都有重要作用。而背景环境正是两个过程的交汇之处。这里要说明,学会如何使用某种解题技巧,也是一种组块能力。而背景环境则意味着学会因地制宜地做出选择。
要构成组块并匹配到更广的概念视角中,这些是关键步骤。
2.提取组块
学习知识/技能,是为了应用&解决具体问题。组块构建完之后,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提取回路的强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了那么多文章、学了那么多知识,碰到具体问题,使出来的依然是蹩脚的那几招”的原因。因为你没有着自己去应用、去提取。
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字?
因为,往往我们看完一个东西,觉得自己懂了,其实是一种错觉!眼前的答案会使我们产生能力错觉。而你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答案并不在眼前。
你重复读一篇写到好得上天的文章,你明白了所有的知识点,但是不到“你能关掉这个窗口复述出所有基本的意思”这一步,对不起,没有人有任何途径得知“你懂了”这个事实;而你连复述都做不到(不论何种形式的复述形式或者流畅程度),你又凭什么确定,在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背景下,你能无障碍的提取&应用这些知识点?
所以,
技巧一:回想
- 关上书本,回想,比重复阅读效果好得多(包括重复阅读你自己的笔记)。
- 自我测试也是有效的途径。不管测试的结果如何,测试所带来的提取效果都是在的。
- 回想和测试的本质都是加强提取的回路。
“实现概念到应用的飞跃,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直到其变成自己的第二天性,就可以像使用工具一样信手拈来”
除了回想练习,强化组块的提取还有下面两个小技巧:
技巧二:穿插学习
不要在同类技巧or概念上一次投入过长时间;
在每个学习or练习单元,把学习内容最大化--->把精力分配到更短的学习时间段上,别过度学习。
(不是说长时间学习不好,而是不要在同类技巧/概念上)
这一点是有实际意义的,就像我们学数学一样,解应用题的时候往往涉及的不是一个知识点,实际比如球类比赛的时候,你也不会一直使用某一种技巧。交错、穿插的练习/学习,更接近实际情况。
技巧三:整体应用
当自己已经构建好组块时,要去在整体上去应用这个组块,而不是重复组块的构成细节更多次。
就好像你已经把一个程序的某个模块写好了,就用相应的API去调用相应的功能,而不是每次都重复模块内的逻辑。
此外,关于整体应用这一点,很实际的一点是和“教就是最好的学”这一点联系起来。或者说,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这样的机会、场合来练习。不要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我有些地方还没弄明白、我可能还不能流畅的说出来。要知道,解释非理解的产物,往往是解释带来理解。所以,去应用吧,像别人解释,就是一种应用。应用本身就会带来另外一个层次的理解。
- 制作一些卡片(手写,or拍照导入到APP中),或者随机在书中挑一个概念进行retrieve practice。
- 离开平时学习的地方,换个场景/场所,回想材料、做练习。
-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增进理解。
- 与其过度练习,不如穿插学习。
三、与拖延“较劲”
拖延是学习的大敌,也是任何计划、目标、任务的大敌。书中特意开辟了几个章节来讲预防拖延。
1.拖延的原因
首先,要明白拖延的往往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安和恐惧的事情。
然而,当真正开始面对的时候,不安和恐惧就消失了;(这一点对我而言,真的是屡试不爽。开始面对,开始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的时候,你所有的大脑关注点都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上,哪还有不安和恐惧的位置。)
对那些事情的不安和恐惧本身,会比面对那些事情,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拖延会成瘾,像慢性毒药一样。
2.改变习惯的回路,为己所用
If---then(do)---reward---faith
信号---反应程序---奖励机制---信念增强
Either 改变对信号的反应;
Or 避免那些会带来非期待的结果的信号;
Last but not the least: 一定要加强正反馈的回路通道,形成一个闭环。
- 心照对应法:希望的达到的状态和当下的状态做对比。记住,你能够改变现实。
- 25min的番茄时间:先开始,先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专注而简短,分解工作量。
- 刚投入工作时,有点小情绪是很正常的。
- 不是每个番茄时间都非得是固定的时间。
3.正面思维
改变反应程序,甚至包括改变自己的关注点。
比如,4点起床,你想到的是自己有多累,还是早餐有多丰富。
比如,遇到困境,你想到的是阻碍的种种原因,还是关注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达成目标。
4.待办清单
书中给了很多关于待办清单的建议,这些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就行。
其实很难一次性完全做到所有有关待办清单/计划的建议。这个只能自己实践了,再一点点迭代和改善,你才会觉得这条很好那条解决了我的问题,否则它永远只是个建议。
- 在前一天写下第二天的待办任务清单,这样留出时间让大脑潜意识处理清单,从而得到解决对策。
- 周计划/清单,能让我们退后一步,纵观全局。(在宏观上保持前进的步伐)
- 将每天下午5:00设置为停工时间。
- 日待办事项保持在5~10个,确定好之后除非重要的事情,不要再往上添加东西;
- 做完之后下班停工;
- 需要专注的task可以与一些日常的、体力的任务(当成发散模式的休息)穿插;
- 每天日计划的时候预估一下每项任务的时间;最好拆解成番茄时间的单位(mini目标/微型目标能让自己先开始);
- 每天记录一下活动日志,了解自己的状态,形成一个对【设置】任务/计划的反馈。
- 先从困难的事情做起。
- 每日睡前对新知识进行回顾。
关于“计划&执行”这个议题,找到自己的迭代节奏,比采取具体那一条建议更重要。迭代是个动态的过程,有些东西可能一时无感,但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前人说过的所有Tips都是有用的。
5.无需完美摆脱拖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我们说“拖延”的消极面时,会想到一些方法推进自己马上开始,先迈开步子。但把“拖延”看成是一个中性的事情的时候,它也会有“积极”的一面。面对一个事情or问题,立马去做,并不总是好的。我们甚至需要在问题面前“驻足”、去“退后一步、纵览全局”、看到浅薄的表象后面的基本原理。“驻足”的这段时间,会给大脑时间去搜索自己的组块资料库,让大脑把具体的问题和更宏观的架构联系起来。
此外,无需完美摆脱拖延,还意味着,你无需刻意回避那些靠近deadline高压区的日子。
但需要明白,百米冲刺的日子是存在的,这不是拖延引起的。而日常会有更多像学习数学/科学一样标准的一天的日子。
前者,也许你会觉得效率&创造性都很高,但那是在压力以及被激发的肾上腺素下完成的。
后者,更多的是以一种更扎实的方式来吸收这些学科的体系&思维方式。
要清楚,学习一门学科、培养自己的专业思维,和在deadline之前完成一篇书面报告是截然不同的。
Summary
- 有机的结合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 将你头脑中的信息碎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形成概念组块,利用回想、穿插、整体应用等,加强提取回路;
- 当你真正开始面对,拖延背后的不安和恐惧就消失了。改变你的习惯回路、运用正向思维,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清单,一步步迭代。记住,你无需完美的摆脱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