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演讲台》
曾有人说“人生有三大恐惧,即将到来的死亡、无名未知的黑暗和马上当众的演讲”。
有位心理学家同样做过做过相似的统计,在人们感到最恐惧的事情当中,死亡,只排到了第二位,而位列第一位的竟然是当众演讲。
这也很容易理解
如果现在问你,你害怕死亡吗?我们其实没那么害怕,因为感觉离自己还很遥远,太虚幻。但如果问你,现在请你在人群前发表个演讲,第一反应“你在开玩笑吗?”,身体下意识地就会远离,呈现逃避状。
小时候就总是被老师提问回答问题,通常都是把头使劲地低下,恨不得埋到胳膊中间,千万不能和老师眼神对上,一对上,完了,准会被叫起来。
也许这个问题我们是会的,但就是不愿起来,莫名产生的恐惧感,整个教室安静的似乎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到了大学,提问没有那么频繁了,但是需要答辩啊,揣着本来就不怎么懂得论文,还要面对导师的现场提问,整个早上通常精神都是恍惚的。
而答辩一完成,瞬间恢复原状,全身说不出的通畅,恨不得昭告天下“我终于过了这关,再也不想演讲了。”
可真的高兴地太早了,来到社会才会发现,每天都需要演讲,新到公司需要自我介绍,转正有转正汇报,日常有总结汇报,有的工作还需要面对一群人进行宣导……处处是演讲,逃不掉,每次演讲日就是自己的提心吊胆日,从收到通知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活像一直被惊扰了的兔子。
甚至提前准备了一堆的演讲词,一上台,这个梗忘了,那句重要的话也省略了,大脑一片空白,自己都不知道讲到哪里了,机械的完成。原本想象中的内容丰满,言语风趣,一个多小时的表演活生生被压缩成15分钟的干涩讲话。
再看看同事,言辞,语速,动作,都像在欣赏一个表演,台下的人更是聚精会神,融入其中,怎么这么大的差别呢?
其实这都是“恐惧”在捣鬼!
我们太在意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了,越在意,越拘束,甚至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了。这是天性,人类的老祖宗在狩猎时期,面对猛兽会有两种反应:一是竭力隐藏自身,二是逃跑。
所以恐惧很正常,怎样克服呢?
一、准备内容充分
假设今天你不是要演讲,而是要给下面观众发100元人民币,观众会在乎你的钱是倒着放或是丢在地上脏脏地捡起来给他们吗?不会的,他们在意的是“你能把钱掏出来”就行。
同样在演讲中,观众并不是如我们想想般在意我们,从某个角度,观众是处于被动接收的,他们在意的是你有没有讲,讲的那些内容可以吸收。
这就足够了,至于能吸引大家关注多少,那是技巧问题了,在下一步了。演讲前充分的准备最起码可以给你心里一个镇定剂,再充分都不过分。
二、转移注意力
这里说的不是把观众想想成萝卜白菜,相信我,真上台了,大脑空白到想想都是不可能的。
怎么做呢,很简单,先深呼吸,给大脑一些氧气;然后抬头看一下灯光,这束亮光此刻为你所用,将注意力转移到观众中,想像这束光现在打在你身上,观众会很认真的听着你的演讲;讲到重点时,你的手一指,光束又转移到你手指的位置,此刻大家认真看着PPT上的文字;讲到高潮,你把手收回,观众又随着灯光的移动转移到你这里……
当你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转移时,放在恐惧上的感知就会很微弱,即使你的内心很紧张,但观众看上去的你,也是游刃有余的。
我是张严心,今天推荐的两个小方法,尝试一下吧~希望我们都能勇敢踏出第一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