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梦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短短的几行字,承载的却是远方的人最深的思念,最真的感情。纸短情长,这一封封家书带我走进了那个峥嵘岁月,让我看到了革命者们的坚强意志和铁骨柔情。
一封家书,是对家人朋友的浓浓牵挂。在国家的危难时刻,无数革命志士选择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妻儿,无怨无悔地走向战场。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革命者对亲人的思念埋在心头,溢于家书。王传馥在给父母的信中写“我深感长者之爱,但命运不允许我侍奉左右了”是儿子对父母的挂念;刘愿庵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里的“我最后一刹那的呼吸,是念着你的名字”是对心爱之人的深情与不舍;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说“我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杨杰给儿子的信中“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句句嘱托里藏着深深的惦念。
一封家书,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热爱。“血腥、烟火、炮灰、死尸、饥饿、穷困、死亡、流浪、辞别,混沌了整个中国国土,搅乱了整个中国同胞脑汁。个人的安乐,家庭的安乐,如何能存在呢?一切安乐只在抗战胜利后。” 这是申耀东给妻子的信中的句子,字里行间饱含了对家国遭受苦难的担忧和为了国家奋战的决心。李临光也在信中说“人类解放不成,何以家为。”透过短短几行家书,我看到的是那一段艰辛残酷的革命岁月,是一个个革命者无畏的付出与牺牲。正是他们坚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信仰,才让今天的新中国繁花遍地,锦绣河山一片安宁。
每一封家书,都是历史的缩影。无数革命者们的伟大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