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港片总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怀,可能是从小在香港影视作品浸润下的结果,按心理分析的层面来说,多多少少有种对逝去青春的追怀。
许鞍华的作品让人意识要面对自身的未来而不是过去,她是华语电影里鲜少的女导演,也是拿遍不少奖项的少数导演。
许鞍华很擅长拍女性题材,她的代表作都是中老女人为主,她们不是恣意人生,鲜衣怒马的,是平凡生活里最普通的一员,是普通人眼里的苦命女人,在我们觉得她很惨时,她活出了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比如《天水围的日与夜》。
《好好拍电影》记录了许鞍华的电影人生,想不到这样一个拿了威尼斯终身成就奖享誉国际的大导,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名利双收,至今在香港都是租屋居住。在她身上也处处体现着悖论。
许鞍华,1947年生人,她说希望75岁还可以拍戏(马上实现了),显然她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持她的高体能付出,在《明月几时有》场场宣传活动时,就感慨自己很矛盾,精力、眼睛已经跟不上,想拍电影能力已经跟不上。
许鞍华的名字,据说是来自故乡鞍山,小的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在澳门,因为爷爷而会背很多古诗词,在香港大学文学系,之后才去伦敦攻读电影专业。
学文学的人,怪不得那么喜欢张爱玲,这位名导似乎每次把心爱的文学作品搬上大荧幕都不大成功,即使《半生缘》不错,在她的电影里评分排名不靠前,票房也不高。
最近上映的《第一炉香》更是她的滑铁卢作品,虽然很理解导演的出发点,看到男女选角就没看下去的欲望。
文学出身,却对于写剧本很没信心,这么大成就的人对自己的外貌很是自卑,想着有机会去整形。跟母亲的关系不好,两人没什么交流,最后两人住在一起,一人照顾也不愿送妈咪去老人院。
许导说她没什么赚钱的才华,处女作《疯劫》让她起点很高,但电影一直不卖座,没人投资,孤军作战整整十年。
《女人四十》起色之后,依然是片酬低、收入低。刘德华说她妥协拍商业片,内核还是要表达文艺。《桃姐》也是华仔出钱出力,投资电影把自己捧成影帝。
戴锦华老师说好的商业片是好故事+视听,好的艺术片是要有质询性的思考和原创性。
张叔平说导演是神,严浩说导演是狗。小编很佩服许鞍华的妥协找到生存之路,在神与狗找到平衡。但作为观众还是不希望这么有才华的许导再去屈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