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贤龙
布法罗之役
布法罗(Buffalo),又称水牛城,是美国纽约州西部伊利湖东岸的港口城市,纽约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市)。1977年巴菲特以3250万美元买下了《布法罗晚报》也称《水牛城晚报》。而这也是巴菲特1986成立合伙公司,从事自己的专业投资以来最大的的一笔投资。
投资背景
下午发行的报纸往往销量不好,但《布法罗晚报》却一直生意兴隆,因为它在当地享有盛誉,而且布法罗的蓝领阶层起的很早,一直要到下午才有时间看报。
竞争对手:《布法罗信使快报》,主要以早报为主。
优势
- 《布法罗晚报》的发行量基本上是《信使快报》的两倍,广告收入也比后者多75%;
- 人们的阅读习惯很难改变,布法罗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土生土长,人口稳定。
劣势
- 布法罗当时并不是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陈旧阴冷,满是铁锈;
- 晚报有其自身的缺点,没有周日版,《信使快报》主要依靠周日版来维持生计;
- 13个工会组织控制,员工待遇优厚。
巴菲特入驻《布法罗晚报》后,敏锐的感觉到如果没有周日版,《晚报》最终可能失去现在的竞争优势,而且很可能会江河日下。并坚持发行周日版,并因此与《信使快报》进行了一场扩日持久的大战。《信使快报》将《晚报》发出诉讼,控告其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最终结果法官判决《晚报》周日版可以发行,但是严格限制了它的促销、营销和针对读者及广告商额营业能力。这基本限制了《晚报》发展周日版的空间,周日版依然被《信使快报》牢牢控制。
自1977年巴菲特买下《晚报》直到1982年年初,它的税前总损失高达1200万美元,而在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只有7000万美元的资产和每年1000万美元的利润。而在当时,《晚报》是他们的最大的投资,也成了他们最大的无底洞。但在这5年中,巴菲特仍是全力以赴。
而这笔投资也直到1982年9月,《信使快报》倒闭后,才出现了巨大改观。巴菲特终于获得了同一个城市中最大的报纸份额。而当时的布法罗也从晚报、周报,进而染指了晨报市场。并在在竞争者关门的那天,《布法罗晚报》更名为《布法罗新闻报》。
《布法罗新闻报》没有竞争对手的第一年里税前利润就高达1900万美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的年均盈利就再4000万美元,日进斗金,成了名副其实的“现金牛”。
有趣的是,《信使快报》与《晚报》对簿法庭上,对方律师与巴菲特的一段对话。
对簿公堂
弗斯(对方律师):巴菲特先生,你有没有跟朋友说过拥有一家占有垄断地位的报纸就像拥有一座不受管线的桥梁收费站?
巴菲特:也许我是说过拥有一家占有垄断地位的小型报纸,尤其在像内布拉斯家的佛里蒙特这样的小城市里,在没有电视台竞争的的情况下这会是一笔大生意。可是我不记得打过桥梁收费站之类的比喻,只是说这是笔好生意,在佛里蒙特也许比桥梁收费粘还要好。
。。。。。。。。。。。
巴菲特:我只说过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什么约束,能有一座桥梁收费站是很不错的。
弗斯:为什么?
巴菲特:因为你已经投入资本,你用过去已经不太值钱的资本来建桥,而且也不用担心要更换桥梁。
弗斯:你用“不受约束”这一说法,意思是说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的提高价格了,对吗?
巴菲特:没错。
投资结果
五年后,《布法罗新闻报》真正成了布法罗城唯一的一架收费桥梁,一座真正的金矿。而在之后的投资中,这种“桥梁收费”投资理念也成为巴菲特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并贯彻其中。至此自后的投资有《内布拉斯家具城》,《波先珠宝》以及《可口可乐》等案例中都有体现。
这一案例中,巴菲特选择投资《布法罗晚报》,看重的护城河优势,是其稳定的读者群,和《晚报》可以具备的垄断优势,也可以称其为护城河,但是后来事态的发展也不在他的预计之内。但是5年亏损当中,巴菲特依然坚持不断在拓宽《晚报》的护城河,直到《信使快报》的倒闭,这一优势才最终体现出来,并成为了后期伯克希尔最赚钱的投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