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
💣孩子放学很久了还没回来,也没有提前给你电话,你很担心,但他回来后却不当回事儿;
💣最近孩子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爱整洁、经常迟到等等),你觉得有点接受不来;
💣孩子明明有作业,但还是抱着手机刷抖音不放手,你提醒了几次都没效果;
如果是你遇到以上情况,你会怎样去表达沟通呢?
可能有些家长觉得那肯定还得讲清楚道理,或者威逼利诱,但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这样大多数情况下起不到效果,万一处理不好,天使顿时变恶魔,两人恶言相向😂。
如果是广东父母,那这句口头禅会高频出现:
但具体怎样沟通好呢?
《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经典的育儿类书籍可以供我们参考。这本书广受欢迎,全球每年有近500万父母参加PET专利培训,书中的工具实用性很强,不仅在亲子,还可在工作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书里介绍了一个很有效的沟通框架,也有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问题。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实用小方法,当我们和孩子相处时,在遇到无法接受孩子某种行为的时候,可以使用“我-信息”三步沟通法,通过“摆心态、理要素、发信息”三个步骤,清晰描述行为、具体感受和影响这三部分信息,有效沟通和推动冲突解决。
先分享一个作者的观点:
大人往往低估孩子愿意替他人着想的意愿。大人们需要做的只是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孩子可以善解人意、富有责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点时间对他们说实话。
“我信息”是什么?
作者提到的“说实话”指的就是给用“我-信息”给孩子作出回应,“我-信息”中不包含责备或羞辱,同时,父母也没有“提供解决方案”,比如:
【对话1】妈妈希望在下班回家后看看报纸,放松一下工作后的紧张情绪。孩子却不断地爬上她的膝头,弄皱报纸。妈妈:“你在我腿上的时候,我没有办法看报纸。我现在不想和你做游戏,因为我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
这样似乎还不太容易理解,我们假设有一种和“我-信息”对立的“你-信息”,我们来看怎样区分。
如果沟通信息是以“你”开头,信息的焦点只在在沟通对象上,信息的内容通常是命令、建议、威胁、评价、嘲讽等,这种就称为“你-信息”。
相反,如果信息是以“我”开头,沟通焦点在沟通双方身上,信息的内容通常包括对方的行为,我的感受,对我的影响,那就称为“我-信息”。
结合上面的对话1,妈妈说“你在我腿上的时候,我没有办法看报纸”,“你在我腿上”描述了孩子的行为,“我没有办法看报纸”说明了孩子的行为对妈妈产生的影响,所以是一个简单的“我信息”。
如果妈妈换成说“你在我腿上爬来爬去,太粘人了,快走开!”那就是其实是给孩子一个命令,给了一个解决方案,是“你-信息”。
【对话2】孩子不断恳求让父母带他去看电影,但是他已经好几天都没整理他的房间,而整理房间是他同意做的家务。妈妈:“我不太想替你做任何事情,因为你原本答应整理你的房间的,可是你没有做到。”
在这个对话中,妈妈说“孩子没整理房间”明显是描述行为,而“我不太想替你做任何事情”表明了妈妈的失望和伤心的心情,妈妈通过“我不想…”说明了感受,能让孩子产生共情,让孩子能够理解,以情动人。这也是一个“我-信息”。
如果妈妈换成“你原本答应整理你的房间的,可是你没有做到,你真是说话不算话”,这就是给孩子一个评价,直接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属于“你-信息”。
【对话3】孩子把音乐声开得很大,干扰了隔壁房间父母的谈话。妈妈:“我们觉得非常郁闷,因为这个音乐声太大了,导致我们都没有办法好好说话。”
这个对话是很完整的,它把行为、感受、影响都说到了,妈妈还用“我们都没有办法好好说话”说明孩子的行为带来的不便影响。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更愿意配合改变,对吗?
如果妈妈换成“你要是不马上把音乐声量调低,你看我等会怎么收拾你!”这也是一个“你-信息”,是一个赤祼裸的威胁,效果通常不会太好。
通过对话案例的分析,“我-信息”和“你-信息”的概念区分大家都清楚了,我们总结一下:
什么是“你-信息”?
✘沟通信息通常是以“你”开头,信息的焦点只在沟通对象上
✘信息的内容通常是命令、建议、威胁、评价、嘲讽等
✘信息的目标是情绪发泄,不但没积极作用还有反效果:伤害对方自尊,对方也感觉被迫采取行动等。
什么是“我-信息”?
✔信息焦点在沟通双方上
✔信息的内容通常包括三个要素:对方的行为,我的感受,对我的影响
✔信息是客观平和的,目标是做自我的信息披露,这样就能够清晰准确地把我的信息传达出去
如何做?
“我-信息”是非常有效传递信息的形式,我们怎么在实践中把它给用好呢?可以用“我-信息”三步沟通法:
1、摆心态。在沟通之前首先摆正心态,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而且平等的个体去作沟通,这个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2、理要素。梳理“我-信息”的三要素,即对方的行为、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实际影响。
3、发信息。平和地给对方发送出“我-信息”,尤其避免用命令、建议、嘲讽等语气。
反思:请设想一下,你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很有可能出现的一个场景:你可能不太接受孩子的行为而需要进行沟通。比如和孩子谈装饭时不要把米洒在地上?你会怎样使用使用“我-信息”三步沟通法,也就是“摆心态、理要素、发信息”这三个步骤来开启沟通?
“我-信息”三步沟通法通用性很强,尤其适合在沟通一方认为自己有“权威”、“有责任”、“有道理”的情况:比如父母和孩子、上级和下属、专家和非专业人员等。在这些场景下采用“我-信息”三步沟通法,会更有利建立长期、平等、独立的人际关系。
我一个朋友给我分享了他的一个应用案例:“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合租的室友经常在晚上12点钟的时候做晚饭吃,这给我造成了一些困扰。因为是合租室友,还是需要很小心沟通。
首先是心态调整为尊重平等的沟通。然后我这样组织“我信息”:你现在每天晚上12点钟做饭,让我很苦恼,我经常会被吵醒,这样也会导致我第二天上班精神不好,已经被我老板注意到了。结果我纠结半天真的说出来后,室友却很为我的直率惊讶,他开始以为我不在意,现在听到造成的坏影响反而很理解和配合我。
我突然发现我之前是自我设限了,如果我明确提出我的感受和请求,对方可能是愿意回报以善意,采取行动的。”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介绍了“我-信息”,我们也总结出“摆心态、理要素、发信息”三个步骤,清晰描述对方的行为、给我的感受,以及产生的影响这三部分重要信息,清晰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表达了尊重对方,愿意和对方一起面对解决问题的态度。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经常遇到磕磕畔畔,似乎理不清道不明的沟通场景,希望“我-信息”三步法能帮您和孩子相处得更和谐,当您能和孩子坦率友好沟通的时候,你还用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吗”?😃
(全文完,近期全力更新ManagerUp系列中......公众号“中层管理精进”,欢迎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