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是美国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合计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任职24年。2008年,他决定辞去自己在耶鲁大学的终身教职,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在美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和争议,2015年5月《优秀的绵羊》发表,即为此项研究工作的后续代表作。
本书译者林杰,16岁赴美留学,获得康奈大学工程学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目前专注中美留学和国际学校的办学。本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学习笔记:
一、这本书最让我兴奋的是作者对教育的理解,作者认为"教育是社会表达价值观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完全无关,而只与生命的觉醒与关。学校教育不应当仅仅以分数为衡量指标,也不应当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制造"考试机器",也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探索创新精神。
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出思辨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
二、作者作者从美国高校教育切入,对教育内在的本质、人生应有的追求、社会发展的问题等进行剖析反思,并对美国的精英教育进行了批评,并大胆说出了颠覆人们三观的三个事实。1,常春藤名校不搞素质教育;2,美国大牌教授不给学生上课;3,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院能提供更好的教育。
在本书当中,作者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如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我个人理解观点虽然有点激进,但也深刻的揭示美国私立大学的是为精英阶层服务的本质,目前的改革,也只是为了在保证现有精英阶层权益的基础上,为其吸收新鲜血液开辟一个途径而已。
三、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1、就教育理念而言,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完全无关,而只与生命的觉醒有关的理念。我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浇灌和守护文明传承和创新的土壤。培养年轻人的自我觉知和反省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具备探索创新精神,才是教育的核心目标。目前,有关教育产业化带来了教学功利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弱化,学校某种程度上成了生产"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作者说美国的大学虽然培养了不少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但却没有教会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再看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又是多么的相似、不也是如此吗?
2、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避免美国的错误,我们应该要从教育观念和体制上进行改革,将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具备独立思考、协作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自然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这就是我提出生命美学的初衷,生命美学的确立,是将符合生命成长以及对这份成长的守护所形成的认识和思考,全部纳入到逻辑思辨和实验验证的加工和优化之中,并在此基础上以历史(生命经验)审视和情感(伦理道德)审美的角度将人类知识谱系整合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完成这种认知体系对生命的善意表达,就是美学知识(即善念)及其认知体系下的学术共识。并在此学术共识之中,达成社会活动和个人行为必须遵守“珍爱生命,珍视人格,珍惜和平”的社会伦理和道德原则为准绳的人类行为规范共识。即法律的基本原则就是鼓励和保护各种尊重生命与人格守护的社会活动及个人行为(即善行),积极阻断和严厉打击各种对于善行的蔑视与践踏。而且这种基于全社会共识所形成的善念到善行的模式,是一种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于是生命的韧性得以充分生长,这就是一个“真知完善美德,美德健全人格,人格充实良知,良知坚守责任”的美育过程。
3、人格的健全来自于对生命的自信,而美育的伟大在于缔造和平。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当在全新的美育系统中成长起来的一批又一批,人格健全、敢于承担、勤于钻研、勇于负责、充满自信和友爱的自然人,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后。我想他们会改变这个“相信的过于草率,敬畏中缺乏虔诚,感恩里藏着算计,奉献时夹带敷衍,敷衍后没有真实”的时代。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每当我看到那满天的繁星,就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人类文明这个大我,在实现生命存在的实践与超越的征途上,以无惧之勇气(自由)、敬畏之态度(平等)、谦虔之胸怀(博爱)、革新之必须(繁衍)、坚守之正义(美德)、呼唤之共识(信仰)、建设之大同(和平),而直面茫茫天地、空空宇宙,不辞劳苦、排除万难、永不停歇的搬砖铺路,涌出太多关于生命奇迹的眼泪。我相信那些眼泪终将成为融释开化一颗冷酷而残缺的自我本位野心,重建一颗温暖又静美的生命本位善心。现在就请这个“大我”竖起生命美学的旗帜,吹响“知识改变命运,美育缔造和平”的集结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