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30号开始,余额宝就以破3的方式为祖国庆生,10月5跌出历史新低2.948%,截至10月7日,余额宝七日收益率为2.958%。
2013年6月13日,一只名叫“余额宝”的宝宝呱呱坠地,他的亲爹是阿里巴巴,他的兄弟是支付宝,他的干爹叫马云。
余额宝的真实身份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在当时,它的收益可是能甩出银行活期利率十几条街,随存随取的流动性也是杠杠的,所以深得人们喜爱。短短两周的时间里,余额宝的用户就达到了251.56万,资金规模达66.01亿。
然而余额宝的神话才刚刚开始。
由于收益一路水涨船高,余额宝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13年11月,这个只有5个月大的宝宝“一举成名”:规模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户。天弘增利宝也因此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关口的基金,晋升为国内最大基金。
此后,余额宝的资金规模和用户数据不断刷新,仿佛根本停不下来。
2014年1月16日,余额宝规模突破2500亿元,用户数达到4900万人。从0到2500亿元,余额宝只用了200多天。2014年2月底,余额宝用户数达到8100万户,资金规模超过5000亿元,成为全球四大货币基金。
2014年6月13日,余额宝满一周岁。这只宝宝在众多人的关注下茁壮成长,它的粉丝数已超过1亿。
这一年的时间里,且不说它是否改变了银行,但是它实实在在的改变了许多像小融这样的屌丝:原来还有比银行利率更高的东西,原来这就是高大上的互联网金融,原来把钱放到余额宝里是一种理财….
然而,树大招风,余额宝在招来热议的同时也遭受着质疑。14年2月,央视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撰文,炮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并呼吁应“取缔余额宝”。
于是,一场“余额宝取缔与否”的撕逼大战开始了….
这场争论最后在两会中落下帷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潘功胜和易纲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一天之内均表示不会取缔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并将对其加强监管。
炮轰什么的并不会让余额宝轻易狗带,但是余额宝自身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首先是同质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互联网平台、银行、基金公司都开始推出自家的“宝宝”,百度理财的百度百发和百度百赚、网易的现金宝、腾讯的微信理财通、京东小金库等相继问世。一时间,余额宝多了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来争宠,然并卵,这些宝宝都不能撼动余额宝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余额宝的市场份额还是最大的。
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什么银行的“吸血鬼”,什么还有其他宝宝,这些我们都不care,我们最关心的是余额宝的收益。
然而悲催的是,余额宝让对他一直死心塌地的宝粉们一次次失望。余额宝出世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当时正值市场“钱荒”,所以它的收益也能一路走高。上线仅一周的时间里轻松突破6%,14年年初更是创造过了历史最高收益——6.738%。然而随后余额宝收益便开始一路下滑,5月份首度跌破5%,一直到14年年底,余额宝的收益率一直维持在4%左右徘徊。
虽然多少会有些抱怨,但是相比银行,余额宝在利率和流动性上的优势还是让宝粉们对它不离不弃。2014年年底,余额宝的余额宝公布的年报显示,余额宝规模达5789.36亿元,用户数增加到1.85亿人。2014年全年,余额宝为这些用户创造了240亿元的收益。
就这样余额宝在热议、拥簇、质疑走过了一年,转眼间来到了2015年。
这一年,余额宝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面对继续走低的收益率,宝粉们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寻找收益更高的宝宝。余额宝的规模也因此开始出现萎缩,2015年二季度相较于一季度萎缩达13.74%。
2015年6月16日,余额宝终于失守4%关口,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这还没结束,时隔3个半月的时间,9月30日,余额宝最终没守住3%的关口,跌至2.9580%。破“3”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然而跌的不只余额宝,互联网宝宝仿佛开启了连跌模式:余额宝跌余额宝跌,余额宝跌完理财通跌,理财通跌理财通跌,理财通跌完小金库跌,小金库跌小金库跌,小金库跌完朝朝盈跌……几乎所有互联网宝宝都难逃收益走低的噩梦。
这也不能怪宝宝们,要知道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是靠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吃饭的,货币基金的收益高低又由市场资金的松紧程度决定。自去年11月到今年8月,央妈降息5次降息4次降准,市场资金面趋于宽松,宝宝们的收益自然会随之下滑。
大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余额宝的逆袭之路很难,收益再次冲高是小概率事件,专业人士分析,未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会维持在2%-3%之间。然而无论怎样,只要比银行活期存款高,余额宝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屌丝的闲钱就有去处,况且支付宝很多的生活服务功能也都逐渐过渡到余额宝身上,所以即使沦为钱包也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换句话说,除了接受我们还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