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年轻的时候,我对双休日无感。倒也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热爱工作,只是常常感觉假期很无聊。因为我认为自己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和社交障碍症,工作的时候和同事们相处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到了假期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除非有同事或朋友主动约我,否则我就不知道应该怎样和别人联系。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社交的需求好像降低了很多。虽然偶尔也会羡慕同事和她们的闺蜜好友一起出去聚餐游玩,但是不会再因为这些事情过多地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甚至一度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根本不需要社交,不需要朋友,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也挺好。
再后来通过不断地阅读学习,我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都更加理智,不再走极端,动不动就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学会了理解这个社会的灰色地带,并且尝试着在这个灰色地带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与活法。
最近很长时间,我感觉自己的境界好像又提高了一层,开始学会了享受每一个当下。工作日有工作日的好,双休日亦有双休日的美,不强求,不妄想,反而更轻松,更自在。
已经连续好几个双休日了,每个双休日我都没有像以前一样刻意去安排什么清单任务,就是让自己保持随性。
本来嘛,双休日就是休息日,工作了一周,到了周末人难免感觉松弛,什么都不想干,这个时候如果给自己安排上很多任务,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那些个任务完成了还好,但是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除非是紧急到不能再紧急的工作,诸如写作、锻炼之类的任务,大多数情况是完不成的。
无论是匆匆忙忙赶到最后一刻完成,还是所有的任务都没有完成,无一例外都会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和自责,进而导致对自己失望,索性破罐子破摔,放弃自我要求和成长。
但是当我降低了对双休日的期待以后,反而感觉双休日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比如这个周末,我任由自己舒舒服服地睡了两个懒觉,弥补了这一周为了给女儿早起做饭没睡够的觉。睡饱以后感觉心里特别满足,心情也变得特别好,同时也为下周继续早起积蓄了一些力量。
此外我们还给婆婆补了生日,一家人去火锅店吃了火锅,然后还逛了超市和饰品店,回家的路上还去冷饮店批发了冰糕。
这些事情若是放在以前,因为自己给双休日制定了太多的计划,就会导致自己特别焦虑,吃饭的时候也会心心念念不忘这些计划今天怎么完成,吃完饭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回家,才不会去想逛这个店逛那个店,好好的家庭聚会常会因此搞得不欢而散。
周日上午我把孩子送去辅导班,还去县图书馆的阅览室待了将近两个小时,阅读了杂志《读者》。
以前这个时间我都是匆匆忙忙赶回家,然后躺在床上看将近两个小时手机。虽然并不都是玩的那种,大多数时候也是阅读或者写作,但是和正儿八经坐在阅览室读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感觉自己的这个改变源自于读书,无论是之前读过的《微习惯瘦身篇》,还是最近阅读的《认知觉醒》和《向上生长》,都有讲到降低期待和标准,其实原理就是微习惯。
每天给自己设置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读两页书,偶尔允许自己睡睡懒觉,不仅幸福指数直线上升,还会收获很多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