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做:
地球少了谁都会照样转。
但一个组织,一家企业,总会有那么几个职场上的宠儿,在项目推进时非他不可,在职场晋升时当仁不让,叫旁人见了好生羡慕。很多人在职场上感觉不满意,往往是在说自己没有竞争力,所以难以升迁发展,所以工资收入迟迟不能提高。我们期待自己成为职场上那个不可替代的人,这样才能无往不利的一展胸中抱负。那么,怎么让自己变成不可替代的人呢?我们不妨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明确意义——怎么算是“不可替代”
我们想要追求的不可替代究竟是什么呢?有人把它定义为一种个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组合,这种独特的组合可以让人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但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个性知识,也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些的结合并不必然能够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职场上的不可替代,其实是一种可以胜任岗位要求的能力与资源的组合优势,使得自己留用的价值远大于替换时预期花费的成本。
这就是职场上的不可替代,也叫作核心竞争力。
认知更新——你已经过了比拼记忆力的年纪
想要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
你已经过了比拼记忆力的年纪。
我们都不再是学生,在职场上,不要指望学到某个生僻冷门的知识,然后就可以成为不可替代的人。王路老师有篇文章叫做《你过了跟别人比拼记忆力的年龄了》,里面有段论述极为精彩:
记忆花了二十年的功夫,不是要把哪些事情镂刻在心里,而是凭借这些,梳理出属于自己的逻辑和视角,让你的理解和判断,在这个世界上立得住。
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并非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也并非成为一个敝扫自珍、唯恐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人,而是成为一个老板不舍得换掉的人。这里有三层含义:
- 老板不舍得换掉。具备强大的工作能力,丰富经验,突出业绩以及广袤资源都是自己不可替代的理由。
- 老板不舍得换掉。与上司/客户沟通成本低,已经深受上司和团队的信赖,那么无形中也就增加上被替代的成本,即老板舍不得替代。
- 老板不舍得换掉。化雇员为联盟,让自己成为“老板”,让自己在角色上进行转化,不被轻易替代。
从以上三个角度去思考,可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团队建设——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比不上打造一支队伍
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是我在得到上唯一的订阅专栏,文章内容精妙绝伦。很多人误以为这个超级个体崛起的时代,想要做好准备,关键在于“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其实,这未必是超级个体的本意。所谓麻雀虽小五腑俱全,未必真的能麻雀变凤凰。在我的理解中,超级个体并不是超级个人。而是一个个整合有力的精悍团队。
一个人活成一只队伍,不如自己带领一支强悍的团队,不是自己面面俱到,而是自己的团队可以独立生存,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自己被替代的成本,以单打独斗为团队作战,对外倍增自己的战斗力,对内强化自己领导力和统御力,让自己的核心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在这个超级个体辈出的时代,依托大组织或许不再吃香,但自己打造一支队伍,并且在打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团队的实力,一定吃香。
品牌铸造——让自己有更多的溢价能力
前几年,央视曾经闹出过一个关于iphone手机成本仅仅1200元的笑话。iphone手机到底值多少钱,或者说成本价格究竟是多少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购买这部设备。对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如此。关键不在于我认为自己是不是不可替代,而是老板是不是认为我不可替代。这种情况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让自己有更多的美誉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正如有人说的那样:
当所有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也就自然而然称得上一个好人。
当自己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那么,一定会产生溢价,也就因此获得更多的不可替代性了。
想要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就一定让自己对他人有最高的价值,甘心情愿的为你付出成本。最后,依然别忘记美国诗人奥格登 纳什曾经写过一首很有哲理的小诗《别以为自己不可替代》:
有时,你觉得自己很重要,
有时,你自负且开始膨胀,
有时,你想当然地认为,
你是这里最有资格的那一位。
有时,你觉得自己的离去,
会留下无法弥补的空间。
还是遵照这个简单的指示吧,
看看它如何使你的灵魂变得谦逊:
拿一只桶,把它放到水中,
放进你的手,直至没过手腕,
然后取出,留下的洞就是
大家对你的需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