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停摆期间,又有余暇出没于文言爱好者群,感叹文言写作之式微。渭南桃源老师新建一文言写作群,鄙人荣幸受邀忝列其间,果然高手云集,新朋旧雨畅所欲言,其乐融融。现将初创首日聊天记录整理如下:
桃源堂主人:
本群以古文为主,不以辞赋为重点,现在辞赋竟然成了文言写作的主流,真是咄咄怪事。希望大家多就文言写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桃源堂主人:
写辞赋能赚钱,能唬人,显得有文化,现在各大城市都在搞中心广场,标志性建筑,都要写《某某赋》。弄个仿古建筑,或祠堂或纪念碑,用骈文的也很多。
河濱散人:
辞赋商业化路子的确比古文要宽广得多,全国各地都在搞楼堂店馆和景区胜地征文,吸引力比较大。报刊杂志也愿意发表,古文就显得委屈了,若非季谦先生主办之《文思》双月刊,何处有纯正古文容身之地?
鄙人以为文言写作包括散文、骈文、辞赋和诗词曲,各爱其爱,各擅其长。若不拘泥于桐城笔法,古文完全可以融入骈句不拒繁丽,赋句中不亦有散句么?足见可以互融,非相排斥也。
觀太居士:
辞赋写得好,也是很有气势的,关键是现在歪风太多。体裁骈俪,文风浮艳,其弊古人论述久之。 辞赋这种文体,能者很少,物以稀为贵固然。
梧燈居士:
好的骈文确实具有高的水准,但现在好多骈文,成了词藻的炫耀,而且历代骈文作家,起码会写点散文,不管好坏,现在很多骈文作家,根本不会写散文,则其流弊可以想见。
文以载道,贵在质朴,下笔有物,岂以炫耀辞藻、堆砌典故为能。
桃源堂主人:
辞赋是十分特殊的一种文言文体,是古文中的支流,儒家经典,前四史,资治通鉴,新唐书、新五代史,都是散文体。
清代辞赋全面复兴,清末电文、书信即以四六骈文为上佳。此风延续至今。
梧燈居士:
追求形式美是没错的,但过度了就不好。如同建筑,唐宋金元时期的斗拱梁架结构都是起作用的,而明代永乐以后到清朝的斗拱越来越繁多,装饰也越来越华丽,但其实美感反而降低,斗拱失去了结构作用,沦为了装饰品。我认为用建筑做例子可以说明散文与骈文的不同,散文与赋的不同。
贯華堂主:
现在很多人都把写文言文等同于写诗词曲赋。
首輔大人:
赋从形式上可惑人,易抓眼球,且现代人多无骈句训练,故更觉得写赋了不起。
古文需大功夫,若当今写手根底不实,过于肤浅平庸,也实难卒读。且古文内亦可偶有骈句,苏东坡常用之,自然而不生涩,则可为文增色。
小可以为文赋之争,且置不论。无论为文作赋,关键都有传承古贤的本领。倘今人之作皆空中楼阁,去古太远,则后人也必弃如弊屣,恰如盛唐古贤,以追古先秦为名,视八代为无文。
今世文风大靡,非二三子所克振之,诚难效韩柳抚狂澜于既倒。为文者能述而不作,文可比肩明清中等之文,足以上对先贤,下启后生了。
桃源堂主人:
平易质朴,雄浑高古,这才是作文之本。再过三百年,如果后人指着我们这代人的脊梁骨骂,真是没啥好辩驳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堆砌出一些蹩脚的仿制品和假古董,那又有什么意义。文章,贵在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反映人的真情实感。
文言可以深入到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事实上,明清时代的主流还是散文,绝大多数的事务处理都是用散体文章来展示内容的,真的,只要一想到如今韩柳欧苏倡的古文居然成了涓涓细流,而六朝遗风的辞赋竟然汇成了浩淼无垠的大江大海,真是说不出的难过与痛心。
河濱散人:
桃源老师,文言本为小众文化,甚至有人誉为精英文化,我想更多的是个人爱好而已。愚兄我偶尔操觚,不避散文、骈文和辞赋,乐在其中,不惧人言。散文擅于叙事论辩,骈体长于铺陈描绘,各有特长,辨体为要。
可遠:
咱们守住文言初心吧,不去管人家门前是与非。散文才是根本,散文是实用和美感并存。
先从散文开始写起吧。于我而言,赋还是先放放,毕竟缺乏这个素养,不是没能力,是储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