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近日对此深有体会。
去年因工作调动,在这个陌生小城入住在一个号称日月的小旅舍中,客居他乡诸多不便,最难将息的是居处狭窄,虽有独立卫生间,屋中一床一桌一椅便挤的满满的,每晚回到住处便打开电视不管什么频道,联上wife看手机,时间被朋友圈中爆炸的信息割裂成点碎片,打发了近半年的时间甚是压抑,每晚越睡越迟,疲惫不堪。
年前单位腾出间老宿舍,办公室找工人粉刷了下,我便搬了进去。一人独住一间二室一厅的宿舍,空间大了,且是一楼带有一个小院,院中长满了野芹菜和野草,满眼葱翠青绿很是养眼。
只是宿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照,屋中除了电灯再无其他电器。于是我开始了无电视无网络的宿舍生活,从家中搬来了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一批书作枕边书。每晚读书不拘内容,一诗一词翻到哪篇是哪篇,读诗词之余对古人著文愈加敬佩,其一便是不罗嗦,无论是状物还是抒情都能用极检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全不似我每天为500字而絮絮叨叨)远离网络,夜读成为悦读,仍是独在异乡客居,只是少了以前住旅舍时的焦虑。究其原因,大约今日阅读于我是“读书不为稻梁谋”原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