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读书”
《生命审美境界与语文教学》中孙老师说的“生命在场”,我们讲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甚至每一次字词,都是有生命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唱独角戏,自己沉浸其中,学生无动于衷。现实教学中,我们还囿于升学的压力,跟学生纠缠在字词、语段、语法中,在学习文章时,很少触及人性的部分,因为说多了会影响进度。
学生的意识没有参与,他们没有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所以出现了干瘪的生命,或者说没有灵魂的生命。
《56号教师奇迹》的作者雷夫老师曾经把一群平民窟的孩子教育得很成功,他用古希腊文教孩子们学习莎士比亚,他的学生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创造了美国教育的神话。他说,看教育的成效,不是某一次考试的成绩,而是看十年后这个学生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是否成功。他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在场,让每一个生命有活力,可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他说过,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读书就是一种学习,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修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教师的熏陶下爱上读书的。
二、“爱诵读”
在《唐诗五首》的研讨会时,讨论到学生朗读的现状,有位老师无奈地说“我们不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我们是文字的搬运工”,大家都在说已经校园里已经没有书声琅琅,因为考试成绩、教学进度的原因,朗读越来越退位了。
语文老师都知道朗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朗读已经成了浪费时间的教学活动,老师们不会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理论用在教学中。朗读或者诵读调动的是多种感官,在朗读时,声音经过自己的理解再一次传入双耳,等于对文章进行了再创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这个角度来说,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绝对不是浪费时间。
朗读的意义在哪里?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让学生爱上阅读和朗读,能够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藉的整体,能够让世界由心而境一点点变得清明。教师朗读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习惯于独自打开一本书,独自享受朦胧而深切的浸润。这种习惯一旦发展成为生活的必需,那便是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幸福的能力。
有的老师说,现在学生都不张嘴读,个人认为是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让阅读更有兴趣。想让学生对朗读感兴趣,首先老师意识里要重视,行动上要执行,就像《诵读与语文教学》阎老师说的:“也许你的发音不够标准,但只要你的感情到位,就能感染学生。”所以我们首先要在朗读方面做好示范,用恰当的感情去引导学生,另外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假如实在没有时间让孩子们重复地读,就让他们重复地听。能够引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回味潜藏在文字内部的美好声音的深刻学习,应当从第二遍朗读和倾听开始,在第二遍,孩子的注意力将不再被故事所牵引,随着牵引,随着朗读,孩子们亲切地忆起和重温的,是情节,更是文字和声音。
脑海里一直有个美好的画面,在语文课上,老师和学生们把每一篇文章读出来,读出四季轮回,读出悲欢离合,读出人生百态,这样的收获和体验会超过对某一个字词的识记和拼写。
三、“有理想”
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我从小学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教师,而这个梦想就是由我的老师用她的言传身教为我播种下的,这个梦想陪伴了我所有成长的过程。我很感谢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不论是大学选专业,还是毕业后无论多么波折,一直坚定自己的教师梦,准确地说是“语文教师梦”。 我很感谢“语文”,从高中的倾心一见,到大学的义无反顾,再到工作后的惺惺相惜,是“语文”成就了现在的我。通过《边城》感受了沈从文先生的人性美,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萧红让我恍惚间觉得这可能是我的前生,只可惜我弄丢了她的才华,不羁自信的李白,自处茅草屋却还在为天下疾呼的杜甫,面对命运不公却可以“一蓑烟雨任平
生”的苏轼……如此众多的鲜活的人物,如此真挚动人的情感,如此丰富精彩的人生,都是透过“语文”感受到的,这份感受也影响着我对自我、对家人、对理想、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而我现在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仅只是出于职业信念,更是要把教书育人当做使命,当做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每一节课,尽力做好一名爱读书、爱诵读、有理想并努力实现理想的优秀语文老师。
人贵有自知之明,通过此次与市里优秀老师的同课异构,我也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学识浅薄、经验尚浅,离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我愿意为之努力并付诸行动,每天都期待更好的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的自己。梦想只要能够持久,就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