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最早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该词指从一件事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这个词很受数学老师的喜爱,总会在授课之余“同学们,这道题我已经讲过了,你们举一反三,你们完成作业吧”。家长也会添油加醋说“咋回事呢,你就不会举一反三吗”?好像不会“举一反三”的学生就不算好学生,不会“举一反三”的孩子就是笨孩子。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是很快就“举一反三”了,还是需要长期经历、多次思考才顿悟呢?
笔者从多年教学经历和生活实践中对这个词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数学课堂中,想培养同学们的类推能力,需要在两个层面上做文章(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先谈谈“变式训练”,我们知道,数学之美在于变与不变,变的是情景、时间、距离、效率等数据,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变的是解决方法,不变的是一类数理。数学老师只有通过数字变换、情景变换(例如: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停车场里的三轮车、小轿车代替,可以用总金额里的不同面值代替等),来达到让学生“顿悟”,从而触类旁通。
再谈谈“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训练,学生们处理问题有多样的方法,有可能是“殊途同归”,也有可能“柳暗花明”,有新的发现。大家说呢?
让我们在培养学生素质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