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人父母真不容易,邻居刘姐,为了孩子以后能在深圳上学,拿出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亲戚的钱,凑的首付,在深圳买了一套四十多平方的房子。一房一厅,比不上老家房子的一个客厅大。老家的土地分红也不要了,把户口转到深圳去,就因为想给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她说孩子现在两岁多了,手续弄好,过去住一段时间,适应下环境,等三岁正好去上幼儿园。深圳教育条件比老家好,上早教班或是兴趣班都很方便。这是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给他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其余的就看他自己争不争气了。
从为人父母那一刻起,好像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想法:不能让我的孩子落后别人家的孩子。于是有了胎教,早教班,兴趣班,补习班。。。
让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的原因,我觉得除了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有缓解家长自身的焦虑。觉得自己教不好孩子,能力不够,交给专业的老师,那就安心稳妥了。
但我们似乎忘了,孩子的成长,除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更需要优质的父母和优质的家庭教育。
我们并非生来就会做父母,从出生到成年,我们在为自己成长发展努力拼搏。等我们刚看清前路,甚至还在懵懂前行时,却要为人父母了。为了生存,发展,我们学习专门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对于为人父母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训练,就上岗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不在我们知识范围内,也不在我们经验范围内的状况。即便你不是第一个孩子的父母,你也不能够打包票说,我养育过一个孩子了,第二个孩子,我肯定能把这个孩子教的比老大好,因为我有经验了。因为,即便有相同的父母,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孩子还是各有各的性格特点。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为人父母的责任,我们也应该让自己成为优质的父母。
关于什么样的父母才算优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芝加哥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广受欢迎的父母教育研讨班。她整合了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成果,写成了《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全书内容以法则的形式呈现,教给你,优质的父母对待孩子和孩子的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态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技巧。这些法则特别适合一切需要和孩子打交道的人去学习,尤其是新手父母,简直是岗前培训手册呀。
接下来我说几点,我比较有感触的地方。
1在孩子面前表现你的不完美,不会影响家长的权威
在有了孩子以后,会下意识的在孩子和我们之间做区分:我们是成年人,他们是孩子,大人该有大人的样,不能对孩子没大没小,不然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乱了分寸。在孩子面前,家长的形象应该是有力量的,积极的榜样,示弱是办不到的,对孩子说自己错了,更是不可能的。有的家长说错了话或是做的不对,为了面子会用长辈的身份来示威还一本正经的说“:长辈说话,说什么就是什么,错的也是对的,小孩子家家的,听着就是了,多嘴什么”!
怕极一示弱,承认自己的不足,就会失去所有在孩子面前的威严,会被孩子看轻。以后孩子都不服管教了。
实际上,家长适当的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不完美,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
豆瓣有一部韩剧《请回答1988》,评分很高,9.6分。里面有一段很感人的对话,爸爸对受了委屈的二女儿说“爸爸妈妈对不起你,因为不太懂,对老大要好好的教导,对老二要好好的关心,老小呢要教他好好的做人,我们不懂。
爸爸也不是从出生开始就是爸爸啊,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爸爸的一番肺腑之言,看像示弱,却比为了高高在上的,指责女儿不懂事,让父母为难,更有效。孩子了解到身为父亲母的不易,知道父母不是不爱自己偏袒其他兄妹,是不懂的怎么做,才能让彼此都满意,所以不是故意让自己受委屈的。爸爸有不足的地方,这不是他的错,我能够理解和接受。
其实,我们都不完美,对我们自己,或是孩子的成长,随时都有可能面临一些不能应对的状况。将真实的自己呈现在孩子的面前,告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你觉得很厉害的爸爸妈妈,也有做不到的事,也会有难过的时候,会伤心,失落,消极。告诉你的孩子,爸爸妈妈或许需要冷静一下,如果我说话大声了,或是不想说话,不是你的错,我应该会很快好起来。
孩子应该都喜欢这样接地气的家长,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也是向孩子展示,对待不好的情绪,我们可以怎么做。
2养育孩子除了本能,还应该有技能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可怕了”。
事实上我们确实忽略了,养育孩子也是一项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并不像为了谋生而做的工作一样,要学习一定的技术和知识,试用合格才可以开始工作。
养育孩子更像是读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的学校,你只要来,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不用考试,不问过往,没有什么要求,来就行了!
有了孩子你就是父母,所以,养育孩子这份工作,大多数人靠本能在做。
拼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好吃,好住,好教育。但是孩子除了吃饱穿暖外,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比如孩子的口欲期、秩序敏感期、青春期等等,还有孩子的情绪问题,都需要一些科学合理的教育技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些特殊的时期。
雷斯切尔博士指出,已经有大量的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技巧的做好教育工作——更有自信,更少压力,得到更好的效果。
将教育视为一种技能,还能让你有更开放的心态。
孩子每个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即便是同一个阶段不同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相同的技巧,用着这个阶段合适,下一个阶段不一定合适了,同样的方法对这个孩子管用,对另外一个孩子就不一定了。
用技能来养育孩子,能让我们很快调整好自己,克制对自己的苛刻批评。不是我不行,是这招没用好,那我再学另外一招试一下。
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实践,良性循环,是从本能养育走向技能养育最好方法。
3想改变孩子,先要了解孩子真是内心
我家的孩子准备三岁了,坐电梯遇到陌生人,会躲到我的身后。去游乐场滑滑梯,遇到其他小朋友跟他上爬梯,即便是他在前面,他也会让其他小朋友先上。我在旁边看着着急,这孩子这么胆小,可怎么是好?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到特别的焦虑,担心他这样的性格,怎么在这个残酷的社会生存。于是在出去的时候,我不断的要求他,有时甚至是强迫他去竞争。直到我看了阿米尔汗导演的《地球上的星星》,觉得自己顿悟了一样,焦虑的情绪也恢复了平静。
《地球上的星星》说的是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八岁小男孩,伊桑因为自身原因,被父母标签“烂泥扶不上墙”的标签,放逐到寄宿学校自生自灭后,遇到同样经历过“读写障碍”尼克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学渣逆袭成校园之星,并赢得父母认可的故事。
伊桑读写障碍,分不清楚d和b,相似的单词也总是写错,因为他不认字,所以成绩很不好。只关心成绩的父母,觉得这个孩子是学习的态度不端正,成绩才总上不去。所以尼克老师去家访的时候,问伊桑的父亲,你觉得孩子变成这样,是啥原因?他父亲脱口而出,除了态度,还能是啥?!
当尼克老师拿出孩子的作业,给伊桑父亲分析,伊桑有“读写障碍”症的时候,他父亲一脸蒙圈,啥?读书不好,还赖这个那个。伊桑父亲没法理解这个读写障碍是一个什么情况,所以觉得尼克老师是在瞎说。于是尼克指着一个包装盒上几个繁体中文让伊桑父亲读出来,伊桑父亲表示不会念,尼克就说他态度不好,老父亲很生气,说尼克脸皮厚,强人所难。尼克还用态度不端正来怼他,这个时候伊桑父亲才焕然大悟,理解到自己孩子到底是什么情况什么感受。
心理学家阿利森·葛普尼克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大意是:成年人的大脑像手电筒,能够有意识地聚焦在自己选择的某个领域,而忽视其他领域,但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灯笼,照亮了每一个孩子感兴趣和想要关注的事物。
成年人和孩子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孩子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世界的方式。
如果不是真的能理解孩子的感受,
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方式不对,他会表现的很困扰。比如他烦恼没有人同他玩,这个时候,你可以给他说说过来人的经验,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都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为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给孩子昂贵教育的同时,不要忘了优质的教养。优质的父母,良好的原生家庭环境,更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