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日实行习课堂以来,两周过去了,我们班的习课堂活动初见成效,好开心,好激动,嘘~这是我的小确幸哟!
总结如下:
一、习课堂要求语言干净。
一节课40分钟,习课堂要求至少15分钟给学生做练习、15分钟给学生读书,老师能讲的时间不超10分钟。10分钟,要组织、要管理、要激励,要示范,要串联起上下环节。语言不干净,10分钟一眨眼就没了。时间不够,一定完不成任务单。任务单完不成,那是一票否决的习课堂。
语言的干净,第一,要没有口头禅,“嗯”“那么”“好,接下来我们”之类的生活口头禅当然不能有,“你读得很好”“你读得很有感情”“大家做得很认真”,这些哪一节课都能用的教学口头禅也要消灭。读书好,好在哪里要说出来;有感情,感情在哪里要说出来;认真,谁认真,表现在哪里。老师的话说到点上,才叫干净。第二,要没有“口头问”。什么“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愿不愿意”之类的话,统统删去,学生无非顺着老师说“好”“要”“可以”,除了浪费时间没半点价值。第三,要没有重复的话。老师自己的话不能重复,学生说过的话,老师也不重复。学生说话声音轻,唯一的办法是训练学生话说响亮,而不是重复。同一个意思学生说一遍、老师说一遍,课堂时间费了一倍。第四,不要有语境下的意思重复。你在吃饭,有人过来搭讪“你在吃饭啊”,这就是重复,这就是浪费,因为一看就知道你在吃饭。“现在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节奏,请用这个节奏读。听老师读,然后你们再读”,只需要说“跟老师读”。“老师教给大家”不用说,老师的行为本身就是“教”;也不用说“一个节奏,读的节奏”之类的,老师的示范本身就是那个“读的节奏”。30个字只要用4个字就可以了。听一线老师的家常课,老师的话有一半是重复的、不干净的废话,只要10分钟的话,硬生生地拖沓到了20分钟、30分钟。
要求老师语言要干净,习课堂有天然的训练优势,习课堂给老师的时间很少很少,容不得你浪费,一浪费,“任务单”肯定来不及。任务一要求10分钟,沈老师用了18分钟,任务三刚结束,下课铃响了,任务四搁在那里硬生生碰都没碰。我们看录像,看得沈老师不停地说“我怎么这么啰嗦”,再上,沈老师用38分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四个任务,沈老师的语言干净得判若两人。沈老师、小王老师的干净的语言,习课堂逼出来的。
二、习课堂要求组织到位。
一个班级,学生读书有快有慢,背书有快有慢,作业有快有慢。大班额授课,教师经常要组织学生来到共同的频道。没有有效的组织,同一时间学生会处在不同的频道,有的读书,有的作业,有的跟同桌讨论,效益自然不好。我们都有“大班额”这个实实在在的教学背景,人多非要组织和纪律不可。组织的问题主要有两类——
(1)疏忽组织。习课堂一般有四个任务,任务一和任务三是“读书”,任务二和任务四是“作业”。学生做任务二的练习,时间到,老师不能马上进入任务三的读书——肯定有学生没有完成任务二,马上要求读书,那几个学生急急忙忙放下笔,急急忙忙找语文书,急忙急忙翻语文书,翻到大家读的地方,找到大家读的那句话,要读的内容也许过半了。任务二到点后,老师要停下步伐、组织课堂:“请大家放好笔,抬头”,然后目光扫射,盯着还在写的同学,用目光组织。不行的话,要走到还在写的同学那里,轻敲桌子,用手、用身体组织。妥当后再说:“打开书,一起读第三小节”。这样的课堂组织,一线老师天天要用、课课要用的基本能力,每个老师都要扎扎实实过关的能力。
(2)组织不力。课接近尾声了,老师请任务二和任务四都完成的同学,上台来拍照合影,以示鼓励。学生一哄而上,教室里乱哄哄不说,学生“上台—排队—拍照—回座”,用了近2分钟。习课堂,学生作业、读书用了30分钟,老师手里能动用的只有10分钟,每一分钟都宝贵。浪费时间的组织就是不得力的组织。其实只要10秒就可以组织结束,做完任务二、任务四的学生高举任务单,挥舞,老师“咔擦”一下就完事了。课堂上的环节干脆、不拖拉,看起来妥妥的,我们都说那老师基本功好。什么是教学基本功呢?课堂组织能力是其一。
(3)重复组织。习课堂杜绝重复组织,一重复,时间多了一倍。一老师顺着上一环节,点名表扬了两个同学,两位同学起立后,老师表扬并说一会儿请他们当小助手。两位同学坐下后,老师领读,然后请那两个小助手上台来做小老师领读。这里就有重复的组织,老师两次请小助手,表扬的时候和当小老师的时候。应该一次性完成组织:第一次点名表扬小助手,小助手就上台,自豪地跟着老师一起读(这样读一定认真),然后再当小助手读。整个环节就一气呵成,组织能力在起作用。
习课堂,把教师的基本功下移到每天都要用、每课都要用的能力上去,而不是去追求高大上的教学艺术、教学创新。小王老师的习课堂,我盯着她的课堂组织、课堂管理、课堂激励磨了几次,她明白了,原来走进课堂不要盯着教案,要盯着学生去组织,去管理,去激励。
三、习课堂强调课堂管理。
一个班级几十个人,外出春游要管理,去操场运动要管理,去报告厅参加活动要管理,同样的,几十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也要管理。没有管理的课堂不可想象。公开课几乎不用管理,台下几十个几百个听课老师帮着暗中管理呢。习课堂把70%的时间还给学生读、写、背,学生一直有实实在在的事做,这本身可以解决大多学生的开小差,但不可能杜绝学生开小差,读书时学生会开小差,练习时学生会开小差,老师的管理不能少、少不了。
管理的根本是“目中有人”。课堂上,比你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更重要的,是你的学生。老师的注意力在学生身上,而不是在教案和教学环节上。“管理”的对象是“人”,注意力不在学生身上,根本不会有“管理”这回事。即使有,也是空泛的、空洞的管理,只能说“你读得很好”“大家做得很认真”这类套话的管理。
课堂管理上,习课堂也有天然的优势:学生有大块的读书时间、作业时间,老师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注意学生、观察学生,管理学生。习课堂有课堂管理的步骤和方法:(1)在讲台前看全体学生,老师的头要慢慢转动,要让所有学生一看就知道,老师在细致地查看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学生。(2)走到调皮蛋的身边,让他们安静下来;一个调皮蛋可以影响周围一圈人。(3)来到学困生那里,拍拍他们的肩或背,以示鼓励和关注;(4)来到教室的后面,站在最后一排和最后第二排的中间位置,朝前巡视。这个位置,便于后两排的学生发现老师在后面朝前巡视,课后学生间一定会相互告知、提醒,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被管理者不知道管理者在管理,管理100次都无效。(5)回到讲台前,看全体同学的状态。——“管理”的活是每个老师、每节课都要干的。不少高学历的老师“管”不住学生,他们不会“管理”,不知道“管理”是老师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
起初,习课堂上的小王老师们,时常无所事事。他们不知道课堂要管理。工厂的管理者没有具体的生产任务,他们的任务是到生产车间去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发现好的要及时记录和表扬,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没有生产任务的管理者也忙,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他的工作。学生读书和作业,这时的老师就是管理者,管理那么多学生读书和作业,发现好的,制止孬的,纠正问题的。50个学生都在作业了,老师还有忙不过的感觉,对了,进入管理状态了。有一天,50个学生,管理不慌不忙,井然有序了,对了,课堂管理的高手了。
四、习课堂高度重视激励。
“激励”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习课堂单独拎出“激励”,激励太重要了。激励是习课堂的一根红线,串联起读、写、背各个环节。教育有两个名字,一个叫激励,一个叫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来自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但,今天对学习本身充满热情和热爱的学生真不算多。学校充满了竞争,没有一个地方像学校那样充满了竞争:排队要比,出操要比,做眼保健操要比,吃饭要比光盘,作业要比正确率,写字要比美观,发言要比响亮,读书要比有感情,成绩要比(单元考试要比,期中考试要比、期末考试要比,小测试小练习要比,语文要比、数学要比、英语要比)一二三,期末要比拿奖状。一比,有人欢喜有人忧,忧的还是大部分。大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来自老师的外部激励。一个老师的工作状态也如此,可以来自对教育的热爱,也可以来自外界的肯定和激励。
表扬是激励的重要形式。习课堂强调过程性表扬。过程性表扬有三类:(1)面向面全班同学的表扬。“张帧的胸挺得直直的”,这个表扬可以提醒全班同学。任务二的作业时间到点了,完成的同学自豪地挥动一下作业本;任务四的作业时间到点了,请完成的同学自豪地挥动一下作业本。两次作业都完成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自豪地挥动自己的作业本。这个表扬都是面向全体的。面向全体的表扬可以荣誉感最大化。(2)面向身边一小圈学生的表扬。学生的字迹漂亮,拿起他的作业本给周边的同学看一看,二三十秒就够了。那学生的作业本不适合拿给全班同学看,那会影响这个孩子继续写作业;面向全班同学夸这个学生的字迹漂亮,也没什么用,因为字好不好只有看到才有震撼。被夸的那个孩子往往从一旁同学的反应中得到强烈的激励。(3)一对一的表扬。学生读书,老师走过去,一个欣赏的眼神,抚摸一下学生的脑袋,竖起一个大拇指,盖一个“你最帅”的章。这样的表扬不影响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