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题解】
这一章表明了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是高于法制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想古代社会的情况,以及中国社会历史上的法、情、礼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孝道为德行的根本,儿子告发父亲,是为不孝,对父亲不孝者就难以对君主做到忠,所以孔子不赞成儿子去告发父亲偷羊。
【注释】
①语:告诉。
②党:指家乡。古代五百家为党。
③攘(rang):即偷窃。
④证:告发。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我的感想//
到我这儿都是家里的小事上联系哈。
昨天晚上自家宝儿在外出了小状况。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宝儿同学替我们家宝儿求情,说让孩儿爸别打孩儿。
孩儿爸的回复“亮”到我们的心了。
“你们也都大了,将来有了孩子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要知道孩子这个时候也是害怕的,不能再打孩子一通。”
今天学到这句论语,“父为子隐”,这是需要“父”有担责的意识和勇气的(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就好像昨天的事件中,家长打孩子一通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言外之意都是孩子的错,这是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回家之后打孩子一通,是自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事情的结果不满意,直接用打孩子来发泄情绪。
而昨天孩儿爸的回复,想必带给孩子们的是被爱的感觉吧。
家里亲人在“恐惧”(怕被指证)中更容易“真”“直”,还是在“爱”(互隐)中更容易“真”“直”呢?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