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母乳喂养的婴儿健康状况和免疫力都比非母乳喂养的好,主要原因是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远比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多,而双歧杆菌数量之所以高,据研究发现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称为双歧因子的碳水化合物(由半乳糖、葡萄糖、岩藻糖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所构成)和核苷酸之故。
而这种被称为双歧因子的碳水化合物就叫益生元,益生元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少数几种菌落中的细菌的生长与活性从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
我们人体的胃肠道是一个约有500 种、100 万亿微生物的复杂器官, 大概是人类体内细胞总数的10 多倍。肠道中生活着几百种、数以十万亿计的细菌,包括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大类,双歧杆菌是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是判断肠道环境是否正常,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可靠依据。
由于双歧杆菌的不抗酸性,直接补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在胃酸的作用下绝大多数失活,并且双歧杆菌对氧气、温度、光线等非常敏感的特性,给生产、储藏和使用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便,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从活菌制剂中真正补充到活菌,即便能少量补充到,也易被体内原有的菌群排斥,很难存活。
由于益生元具有能被益生菌利用、给益生菌提供营养及有害菌难以利用的特点,按照仿生学的原理,若益生元与益生菌合理配伍,更有利于恢复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使肠道内优势菌群迅速增殖,阻止病原菌的侵袭。这种给予能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人体内迅速繁殖的益生元因子促进体内原有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的办法就叫养菌法。
自上世纪80年代,日本岡田等人发现低聚果糖具有双歧因子的作用,食后可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增殖活性,调节菌群平衡,增加大肠中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PH、抑制肠内腐败而有益人体健康。
英国Gibson等人(1995)通过对低聚果糖、菊粉等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这类益生元是不消化的食物成份,可选择性刺激结肠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细菌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
益生元这么神奇,那么它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呢?
益生元在消化道中不被机体降解利用,但可作为营养物质被肠道有益菌利用,使有益菌大量增殖,被发酵产生乳酸、乙酸、短链脂肪酸等酸性物质。乳酸可直接作为营养物质被机体吸收,还可作为杀菌剂抑制肠道中的病原菌;短链脂肪酸可通过降低肠道pH,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通过降低肠道氧化还原电位Eh,调节肠道正常蠕动,间接阻止病原菌在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世界微生态学会主席、日本的光岗知足教授说:“肠道疾病是万病之源, 要想保持年轻健康, 应从保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