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治理方法,在秦的时候就是法家,然后到了汉朝又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整体是中央集权制,但是不同的政治,会带来不同的思想,而当时君主为何选择那个政治,也是有原因的,要探清这些事的背后是什么,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三大思想儒法道。
韩非和法家:在西周的封建社会中,有两条办事的原则,一是礼,二是刑,一个用于贵族,一个用于平民,在那时许多贵族是独立的 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遵从前面所讲的礼而行的,天子是不与百姓接触的,于是让大夫做,就用刑来保证他们服从,但是一段时间后,这个关系就瓦解了,尤其是孔子时代,平民也会凭自己的本事来当上管,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法家,把权利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上,这就是为什么皇帝都喜欢用法家,在当时因为有很多新的问题,所以要用新的方法来解决,于是就产生了法家——治国之道君主就这样治民。
然后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法家著名的人物,这对我们理解法家也是有一定帮助的董仲舒就是这样意图进行理论话的大理论家,他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专于学业曾经三年不窥园,写下了春秋繁露,他观天象,看金木水火土,得出,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无一,下来就是他的人性学说,人性,及人的志,就是善恶的问题,他认为善是性的继续,不是性的逆转,还有他的伦理学说,把社会上的关系分的很清楚,无论谁与谁之间,还有政治学说和历史学说,都有着他独特的思想。
儒家和道家的复兴,到秦的时候,很多东西就已经同一了,很多政策都完善了,尤其是统一思想的政策,就比如说焚书坑儒,秦始皇尽然答应了,但是秦朝建立的很多制度都被留传千古,但是秦朝的残暴使他快速下台,让汉朝几位,到了汉朝那些百家著作有回来了,他的思想,可不是秦朝。就在这个时候孔子的地位就大大提升了。
法家的兴起及事业:前面讲前秦诸子都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儒道墨均如此,在社会大体上来看,儒家和道家很显然是不同的,儒家主要是个人的修身,讲的是教化,它可以在文化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道家也是决定人生的方向,对后世仍然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的哲学味很重,其实儒道两家对当时社会和和后人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两家的本质不一样着重点也不一样,在这之前那些文化规定什么的都是贵族决定的,这有儒家才能真正的让人民有同感。
法家,对于法家,其实作为帝王会更喜欢这一制度,因为法家,就是依法治国,然后把权利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而且还有很多制度,能使国家变得更好,比如说废除了井田制,所以说法家对于治国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一点儒家就不如法家了。
以上内容主要讲的是法家,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朝,所采用的就是法家的思想。秦始皇为何要采用法家当治国政策,当时那么多家,儒家,道家,法家,为什么偏偏选择法家,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首先在秦还未统一之前,秦始皇得知在赵国有一个叫做韩非子的人,看到他写的文章,和说的话感觉这个人太有才了,于是就想占为己有,而韩非子提倡的就是法家,这可能跟后来秦始皇选用法家的政策有一定关系,再者,我们还是要分析秦的一国之主秦始皇的性格,在史记中,记载到这样一句话:秦王为人,少恩而虎狼心。这人虽然有智谋但是他的手段非常残忍,就比如在秦始皇还未成年的时候,朝廷中一直由嫪毐,和吕不韦主持,等到他成年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除去这些阻碍他的势力,他下手非常狠毒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放过,虽没有杀掉,但是也逐出了城,在一年之内就除去了嫪毐,和吕不韦,还把自己同父异母的两个弟弟直接摔死。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有头脑的人能做出来的,还必须要有手段,然后他就开始统一六国,仅仅只花了八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他所发明的制度:中央集权制,被延续上千年,但是为何要选择法家,这可能跟制度有关,必定秦始皇的性格那样残暴,焚书坑儒,还有那么多的刑法,都是秦始皇发明的,这么残暴的人会使用儒家吗?当然是不会,道家就更不用说了,那只是人生的境界,只是针对个人,他发明中央集权制,就要想办法能让权利一直在他手上,如何能管理住大臣,百姓,为了权利他就选择了法家,秦始皇选择法家跟他的性格也是有很大关系。秦始皇他有他的实力,他的实力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智谋,有能力就可以概括的,中国第一皇帝,能力是三皇五帝都所不及的,还有他所建的政治是流传千古的,是平常人能做到的吗,在看他建国之后,虽然他的能力很大,建了他的秦大帝国,但是他建了以后却不好好珍惜他的战果,他认为自己的宫殿小,他就要重建一个,他认为自己是皇帝,走的路都要不一样,而且他为了长生不老,可以随意的投资,虽然都是徒劳,死了以后可以葬在宫殿中,就因为他是皇帝,第一个皇帝,可能是因为自身带有一点优悦感,不必像儒家一样,讲究什么,他有权利,应该拥有最大的权利,可以管理一切,所以他选择了法家,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法家,本身很严,所以秦朝的治理也很严。
然后秦朝二世而亡,这下起义军四起,天下有陷入了战乱,过了一段时间,天下就成了刘邦和项羽两个人,虽然刚开始项羽一直连战连胜,但是局势似乎变了,刘邦开始慢慢崛起,然后刘邦代替了项羽当年的威风,在这期间有一次,项羽本能杀了刘邦,但是他没有,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鸿门宴,一局定生死,一宴定天下,当时项羽优柔寡断,错失了杀刘邦的大好机会,这使得他最后惨死,在这之前还有一段霸王别姬,写的更是绝妙。
项羽死了,刘邦自然当了王,建立了汉朝,其实汉朝和秦朝实施的都是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但是统治的思想不一样,秦始皇用的思想史法家,刘邦用的是儒家,他当时是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他没有像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做一下残暴的事,因为他实施的事仁政,是儒家,那何为儒家,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那刘邦为何要选用儒家的思想,首先这要跟刘邦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刘邦说白了,他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地痞流氓,但是他有大志,当他看到秦始皇的马车的时候说大丈夫因当如此,秦始皇出生随时质子,但是他有实力,有头脑,但是刘邦不一样,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头脑,但是刘邦这个人,很聪明有自知之明,知道别人给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一个没能力的人,又为何能把天下从项羽的手上夺回来,就是因为他会用人,在史记中,刘邦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可以说他的头脑是所有人的头脑,他的思想是所有人的思想,他每次一遇到困难,就问他的手下,给他说什么,刘邦脑子很好,别人给他说什么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的手下也能在他的手下发挥的淋淋尽致,这也是为什么他在鸿门宴之中能脱险的原因,人民对他很重要,他不能把权利集中在一人手上,用法家,他也不是那样残暴的人,因为能得到天下,不单单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在看这些思想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什么影响,秦朝实行法家,再加上秦始皇本身很严酷,让秦二世而亡。而汉朝实施仁政,让汉朝延续了好一段时间,可见一个君王再决定治国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为百姓考虑,不能只为了自己,要不将会是下一个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