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即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们俗称这东西叫经验,现在也管这叫套路。经验和套路指导着我们做每件事的方式方法,指导着我们认识这个世界。
阅读也是一样,也需要一套经验和套路。从会认字开始,阅读就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读完一本书的速度越来越快,潜移默化中对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提升越来越强时,我发现周围开始问我有什么好书推荐以及“你看书好快啊,怎么做到的?”朋友越来越多,在此我想分享几点我的心得体会。
1、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小时候父母给我们买书,老师给我们推荐书,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文学启蒙基本上来自这两个途径。
我很庆幸在小学时遇到了一个喜欢阅读的语文老师,他把杨红樱、秦文君、郑渊洁等童话作家的作品借给我看,到现在我都清晰记得自己把书中有趣内容念给周围同学听,大家都争抢着要看书的情景,等书轮一圈回到老师手里常常就少了封面或是缺了页数。那时候感叹怎么会有人写出这么有趣的东西。
在家我爸妈给我买了一整箱的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雾都孤儿》《牛虻》等等二十多本都是小学时候囫囵吞枣硬读完的,基本没留下什么印象,但培养了我看书阅读最初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初期,挑选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通俗易懂但价值观正确的书看,从我的经验看,读书时语文老还是能推荐一些不错的书籍。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是语文老师推荐看,深深感慨我这个不爱历史的人看了也沉浸其中。另外多和同学朋友交流书中内容也是促进读书兴趣的好办法。
2、如何快速选择一本书
现在市面上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京东、当当上的书籍分类,随便哪个门类下就有上千本书,而我们基本上也不会再去新华书店、图书馆之类的地方亲自挑选喜欢的书籍,在网上如何快速选择一本符合自己需求的书就显得很重要。
看排行榜推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并不绝对。买过一些榜上排名靠前的畅销书籍,到手后却发现内容并没有那么吸引人,尤其是一些国外翻译过来的鸡汤类畅销书,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让我始终领会不到书中的精髓。
我现在选书一看标题,二看出版社,三看目录,四看试阅读部分,五看购买评价。
确定自己要买什么类型的书籍以及大致想从中学到什么,考证专业类辅导教材就找四六级通关、公务员真题;语言文学类就找外国小说、青春文学、世界名著;经管类找理财、企业培训、金融投资……快速进入网站已经分好的细分门类,然后开始缩小搜索范围。
看到有吸引力的书名和还不错的出版社,点开后看看目录,了解内容是不是符合自己想看的;试阅读部分是否有新观点新启发或是新的表达方式;看看购买评价,除去给赞物流快递包装的,找到评价书中内容的,看看其他阅读者从中收获了什么或得到的启发。
这几个流程走下来也不会超过十分钟,基本上就能快速确定是不是自己想买的书。另外感谢大数据,添加书到购物车后,还会自动推荐同类型的书,也可以浏览一下,基本上我都还会再买推荐书。
3、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
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加重,要求我们提高效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快速学习和阅读一本书,并尽量记住书中的精髓部分。
这里我推荐kindle阅读器,可以时刻利用碎片化以及出差路上等飞机等动车的时间阅读,kindle有一个功能是预计整本书籍的阅读时间,在左下角会显示,可以调节成全书剩余部分或剩余阅读时间。我会根据提示阅读时间控制阅读速度,尽量保持在推荐的阅读时间内看完整本书,经常练练,阅读速度必会提升。
另外像练习英语阅读理解时老师教我们的那样,一次要看句群和完整句子而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看,我们自己看书时也可以遵循这个原则,一句话甚至几句话一起看。因为一段话往往只在描述一件事或表达一个观点,很多细节描述或相关补充描述可以快速略过,把时间节省在重点阅读和理解观点性和总结性的话上,这样阅读效率大大提高了。
4、好书不怕反复读
都说经典是经过时间冲刷沉淀下来的精髓,书也一样。好书不怕反复读,对一些经典和对我有深刻启发意义的书,我会平装精装都买,时常翻翻,每一次都有新的阅读体验,很神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具体的阅读方式和方法需要摸索和实践,相信经过积累和练习,一定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快速阅读方法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