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规定题目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百鸟朝凤》。
2016年,电影《百鸟朝凤》上映时,便带着女儿去影院观看。
散场后,问女儿,好看吗?
好看!
为什么好看?
唢呐曲子好听!
还有呢?
就是看了很难过!
好听和难过,是女儿对影片的最直观感受,在她这个年龄,还难以理解更深的东西。
走出影院,大脑里想的都是关于电影的点点滴滴,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也计划着是不是也写篇影评。
不过最终还是被我的拖延症打败,不了了之。
这次,看来是真要写了。
周六,趁着有时间,又重温了一遍百鸟朝凤,除了故事情节,更注意电影的一些细节,以免评论有过失。
影片前半段对于唢呐艺术魅力的展现,主要集中在模拟鸟叫一段,这其中的主要作用还是为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做铺垫,但是作为影片整体而言,如果能多加点情节来多方位展示唢呐这一传统乐器的魅力,对普及唢呐乐曲,甚至到渲染后面的中西文化冲突情节,都会有更好的作用。
其次,在唢呐的用途设定上,过于单一。
按照焦三爷的自我定位,是超脱于日常生活之上的婚丧大事才能用。
这无疑使唢呐与老百姓的生活有天然的裂缝。
而不能根植于生活的文化,说到底是,是不太可能有强大生命力的。
正如影片中的一段对话:
“剃头的,唱戏的,呜哩哇啦送葬的,有啥出息”
“等你爸死了,看你请唢呐匠不”
两句台词,一句说明普通老百姓对于吹唢呐的不屑;另一句又表明终究离不了唢呐匠。
只是,当送葬真的不需要吹唢呐时,唢呐的价值就瞬间崩塌,其存在意义也就消失。
而这一假设,到了影片后期,真的出现了,丧嫁都不再需要唢呐了!
影片的高潮,无疑是中西乐器斗台这一段。剧中,在社会发展与外来文化浪潮冲击下,西方乐器也影响到了无双镇这个小地方,进而压制了唢呐的生存空间。
表面上看,唢呐的落寞是西洋乐队造成,但更深层次想想,或许还有其他原因。
其一,唢呐班所承载的道德标准过高,二台,四台,八台,百鸟朝凤,不同级别的丧礼标准,全由班主定,问题是,这种近乎垄断的评判标准对丧礼家庭而言是被迫接受的,当他们有了另外的选择时,还会让唢呐班主来主宰这个丧礼规格吗?
其二,自由思想的传播,也让唢呐班那套严格的尊卑礼仪显得过时,平等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表达,所以,当有替代平等的方案出现时,结果自然明朗。
在说下演员的表演。
少年时代的天鸣和蓝玉,性格迥异,两个小演员表演的都非常灵动,天鸣的质朴、忠厚、沉稳,蓝玉的聪慧、机敏、毛躁,塑造的很成功。
反而成年后的天鸣表演弱了些,面对唢呐班面临的困境,窘迫和压力,演员没能将这种困惑、焦虑、坚毅等特质表现出来。
老戏骨焦三爷的扮演者,陶泽如老爷子表演,那是举手投足都是戏,把一代艺匠的风骨,坚韧,刚正,外烈内柔表现的淋漓尽致,尽管有些地方稍感用力过猛,但人物的塑造无疑十分成功。
综观全片,《百鸟朝凤》最主要想表现的,当传统艺术的传承,面临困境时,如何解决?
当社会发生剧变,不同文化的产生冲突碰撞,我们的本土艺术与文化如何继续传承?
可惜的是影片最终没有给出答案。
最终的收尾,也只是透着一股悲呛!
对于影片不同意见的一些思考
《百鸟朝凤》上映后,被渲染为一部悲情的文艺片,包括导演吴天明的逝世,包括电影情节本身的悲呛式结尾,有着对传统文化没落的惋惜和对西方文化入侵的反感。
但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未来传承发展上,我们似乎过于悲观和不自信。
在当前文明进程中,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播不可避免的越来越频繁,这其中,既有碰撞,也会有交流,文化之间的交融会变成主流。简单的批判西方文化或者断定谁好谁差,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所以,无论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地方优秀文化,还是西方或者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其衍变发展,将从地域属性转变为群体属性,例如,中国的太极,也可以走向美国,欧洲等,未来有可能变成全世界太极爱好者的太极;同理,美国的爵士音乐,也将变成全世界爵士音乐爱好者的爵士乐!文化属性中的地域概念会慢慢变得模糊,毕竟,连地球都变成一个村了。
所以,未来判断文化的属性,将从原来的地域划分,变成群体划分。而文化本身,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演变,创新,发展!
由此,影片的最终意义,不是批判国人盲目崇尚西乐或是西方文化,而是唤醒我们对传统民乐的喜爱,增加对优秀文化的了解。影片的剧本,应该对我们的文化表现的更自信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