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11.7 下午13:30-17:30
阅读目的:看到袁老师的读书笔记,自己急需时间管理。
阅读进度: 全部阅读完毕
阅读方法:快速阅读(4小时第一遍,用手指或者笔引导,几乎没有回看现象)+精读(1小时第二遍)
阅读笔记: 记录了第三章到第七章的内容,后面的章节是作者想要完整的、从方方面面描写柳比歇夫,我目前能用到的就是这5章的内容,其他的内容我目前还不太能领悟作者的意图,以后有机会再重读。本来打算用导图的形式做总结,可是太难了,以后再尝试吧。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心得:的确是令人惊叹的一生:出版这么多专著、发表各类文章,既是专家又是杂家,他是如何做到这些的,看看他的“时间统计法”吧!
第四章:时间统计法 第七章 如何做时间统计
心得:从上面的摘录我们可以看到柳比歇夫的文档整理,难怪后面看到他写篇文章竟然用时只有8天。我也会做笔记,根本没想过做编号,只是简单的将自己相关资料堆放在一起。也许自己积累太少,涉及的领域太少,还没有这种分门别类的需要。
心得:柳比歇夫的日记是如此简单明了记录每天的时间,我很震惊的是他年复一年的基本工作时间竟然每天都可以达到5-6小时。对照自己每天用到自己专业上的时间又是多少呢?真的很惭愧。他的时间是如何利用的呢?柳比歇夫好聪明呀,利用”时间下脚料“的方式的确值得我好好学习。而学习内容的安排也让我明白老先生的高效利用时间。
日记中进行的时间记录,他的时间统计法的本质是什么,纯时间计算!!!
心得:这是柳比歇夫自己的原话。我自己大概计算了一下每天的时间:如果晚上10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睡眠时间需要8小时。早中晚三餐要用时1.5小时,午睡0.5小时,梳洗打扮时间1小时。标准时间基本在11小时,所有能用的非标准时间就只有13小时了。
心得:老先生给出每日的时间要合理高效,必须学会计算时间。每日的记录时间-事件都是和工作相关的,一天的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记录。这样每月汇总和分析非常清晰,详细。汇总后给出下个月的计划,参考以往的经验,进行大致的安排,但是时间的安排具体到了多少小时。每个月的小结。原来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公司有要求每个月总结和下个月的计划,到学校以后,没有人要求,所有自己也就没有再做这样的总结了年度总结报告根据月报告非常详尽:
我们看看年度汇总的结果:看到这些数字,心中有怎样的震撼?说自己工作没有成效,在相关的工作上投入了多少?。
心得:这两章中我学习了时间统计方法,知道了每天、每月、每年计划和总结如何进行,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开始应用。感谢袁老师的读书会,每次看过老师的读书笔记,我都会跟着老师的足迹去寻找相应的书。老师推荐的书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新的改变,尽管这么晚才认识老师,我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
第五章 生活的方式
心得:论文的撰写 以前没有计算过时间,读博士期间,从资料查找到有一点进展再到撰写文章时间已经过去了3年,工作以后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基本上至少也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撰写成文,柳比歇夫的这种高效应当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记录文章所用的时间是极少有人做的,也许未曾想过,也许不敢采用,怕自己用时太长,惹人笑话吧。
第六章 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心得:柳比歇夫之所以每日计时,每月总结时间都用在哪儿,和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分不开的。我记忆中他是从1916年开始每日记录时间,1918年有了自己的一生的奋斗目标,用了54年的时间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论是他自己还是我都觉得他是幸福的。回想自己到从大学专业的选择,研究生课题都不是自主选择的,工作也是和专业方向对口,做的这个专业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随着大家的脚部一起走,虽然在别人看来有一点点成绩,有国家基金的项目,其实自己清楚,自己越来越疲劳。很多同学同事都有这种感受。是时候改变自己了,以后的路也许很艰难,但是找到方向应该是幸福的开始吧。可能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又如何呢?
心得:很多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仍不愿离开的原因,就是不敢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