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晚上聆听了特级教师贲友林的“鸡兔同笼”一课,我对“学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有了深入认识,同时,我对“鸡兔同笼”课堂实践引发了再次思考。
一、教学逻辑的再思考:学为中心
特级老师贲友林的著作《寻变――贲友林“学为中心”数学课》序一部分,“友林的哲学思考又演绎为他的教学改革行动。这就形成了寻变的结构:教改行动应有哲学思考而更有理性,更自觉。哲学思考应有教改行动而更丰富、更有切实的引领。这样,寻变的结构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形成了一种逻辑。因而有了充分的张力,寻变的过程也因此更加美丽,即充满了审美意义”(成尚荣)
我想,“鸡兔同笼”一课,贲特一如既往地思考“学为中心”。课后分享的思考,他提到了,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必须直接面对现实。学生现在在哪里?学生将走向哪里?学生如何走向那里?
学为中心:始终如一
课始:问题驱动――了解学情(学生现在在哪里?)
刚开始时候,老师问学生听说过“鸡兔同笼”吗?提问:“为什么叫鸡兔同笼呢?”学生回答之后,老师提问:“有多少学生已经会了?”老师继续提问:“如果有会了,有不会,接下来该谁教谁?”等问题
【思考】学生现在在哪里?从课的开始,贲特就开始通过“问题驱动”了解了学生的学情。
课中:“研究单”牵线――掌握学情(学生将走向哪里?)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下,贲特的研究单是这样的:请打√,再分析尝试
(1)■我会做这道题 ■我感觉我不太会做这道题
我会分析与解答 我的尝试
(2)解决这个问题,我的体会和疑问?
【思考】这个研究单能够把学生的思考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同时着重让学生分析和解答。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习单展示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暴露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打通了不同策略下的解决问题,让画图、枚举、假设、折半等方法找到了共同的特点,沟通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过程中,本贲特更加关注了学生校内和校外知识的区别,让校内的知识更有价值。他让学生在10÷2=5(只)这个地方放慢了脚步,让学生来思考为什么得数是鸡?让学生避免机械性的背诵“假鸡得兔,假兔得鸡”的训练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课后:分享思考――回顾学情(学生如何走向那里)
学生用画图方法表达自己的解决问题过程。有的学生会选择画图的方法,有的学生用折半,有的学生用了假设的方法,有的学生用了枚举的方法。针对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和兔有多少只?)
贲特课后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他说:“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是统一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例题学习过程中,问题是策略学习的载体;在应用练习中,策略是解决觉问题的工具。”
他最后总结是“让学生有准备地学;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让学生在'研究性练习'中学;让学生在自我调节中学”
【思考】让学生在深度互动中学,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往往在细节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基本知识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全部思考的过程。关注学生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全部过程。
二、“鸡兔同笼”再思考
石中英:“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理性精神的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各种各类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从内涵上看,'理性精神'与理性态度比较接近,但又不是一般而言的理性态度。理性态度作为一种个体心理体验是与理性认知对应的,而理性精神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心理体验,更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状态或信仰。”
那么,我会想:“鸡兔同笼问题”对学生理性精神有怎样的影响?
从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也会先想到结合图可有四只,计算发现鸡总腿数是8条,兔子的总腿数是16条。那么两个加起来就是24条。题目中却告诉总腿数是26条。于是学生会通过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进行调整。正如郜舒竹教授所说:“有了这样的分析,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喜欢'凑'的方法了,把'鸡和兔的总只数'平均分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相当于分别知道了“鸡只数”和“兔只数”这样实际上是把'反问题'的思考变'正'了,把'不确定的'变得'确定'了,把'不熟悉'变的得熟悉了。因此'鸡兔同笼'教学应当从凑的方法入手,凑的过程中辅助以图形和表格帮助理解。”
因此,顺应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遇到困难就能迎难而上。在贲特的智慧引导下,学生的理性精神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