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警惕成为双标型父母》笔记
双标,就是双重标准。一般来说,就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看,父母对孩子常常有着诸多要求,他们通过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讲得慷慨激昂、义正词严,但是这些“正确的道理”,他们自己却往往做不到。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化解,慢慢地,就会进入到潜意识,以压抑或隔离的形式存储在那,成为我们不能触碰的“伤口”。这种负面情绪带来的创伤会一直存在,直到形成一个人人格的一部分。
一个长期被父母的双标行为压迫的孩子,必然会出现心理上的损害,或抑郁压抑,或逆反易怒,或兼而有之。尤其是在父母十分强势的亲子关系中,导致孩子被双标行为伤害后的委屈不能表达,那么孩子日后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
父母的双标,也是滋生逆反情绪的肥沃土壤。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高年级到初中的阶段开始抓狂,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厌学逆反,其实是受到早期的和长期的家庭影响的结果。
家长的威严,首先来自孩子的信任。父母有时候会气愤孩子对自己不尊重,却忘记了在家庭教育中,“信”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家长自己言行不一、缺失威信,还怎么要求孩子必须听话呢?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由此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个性、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社会功能受损。没有人喜欢被别人用双重标准对待,双标的行为一定是不被人喜欢的,自然,也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社会功能。
第二,自身容易累积负面情绪。双标的人,更容易产生委屈、愤怒、不公平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在和外界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自己不易察觉的双标行为,而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性地挑剔别人的毛病,反而会积累自己的负面情绪。
第三,消极懈怠。在自身有大量未处理的情绪的情况下,人是没办法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当中的。而双标的孩子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缺少正向反馈,自然就越发懈怠,进入恶性循环。
从本质上来说,人们做出的任何改变,都意味着深层次的自我否定,而很多人无法面对这种深切的自我否定,所以,这些人才会一辈子生活在舒适区中。
但是作为家长,需要察觉:我们以为的舒适,并非真正的舒适,相反,很可能会带给我们很多麻烦,比如孩子逆反厌学,我们可能也寝食难安。
懒惰的根源,是潜意识里的恐惧。所以,我们要提醒自己:“我的恐惧只是过去的经历,而我生活在此时此刻。”
察觉是开悟的基础,当父母能够深刻地察觉自己身上的双标行为有多严重的时候,就离改正不远了。
有了深度的察觉,才有了高度的重视。有了深度的察觉,才有真正的成长。
我们无法改变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
比如说:当看到孩子委屈、愤怒的时候,不要忙着“镇压”孩子,而是应该从孩子的反应中看到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误。
最好的家长,应该像一面镜子,能够不扭曲地真实反映孩子。也可以说,我们应该及时通过孩子的反应来察觉自己的不足,进而弥补自己的错误带来的后果,真诚地尊重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诉求,承认自己的问题,坦诚地和孩子交流。
人的一生很长,可以说,只要生命不结束,人都不应该放弃自我成长。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但却需要有自省能力并愿意成长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