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读书营是因为在复盘2017年的时候惊觉自己只完整地读完了几本小说,很多想要读的书在翻了几页后就堆在床头了。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现状后就毅然决然地报名了读书营。在营里看到这个“十天十本书”清单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平时要上班、健身、买菜做饭,睡觉前再刷刷微博、看看公众号就到十二点半了,实在很难想象哪里还有时间可以看完一本书、写出800字的清单。但是在之前参加的“职业重塑营”里,我已经认识到:想要成长的话就必须“破框”,把“我不能”换成“我试试”。我相信猫叔既然发起了这个活动,肯定是经过周密计划和实践的,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我做不到。
在完成第十次打卡之后,我觉得心里无比的充实,我真的做到了!在经历最初几天的困惑、慌张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打卡模式,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了。那么我是怎样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呢?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自己的方法。
准备工作:1、时间安排。我将自己是如度过一天的进行了回顾,从早上起床开始到晚上睡觉,几点至几点做了什么事,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时间是可以利用的,都一一列出来。我发现中午吃完午饭后、晚上运动完后有至少半个小时以上的整段时间,是可以用来读书、输出的。2、读书方法。既然是十天十本书,这种非一般的节奏,那么就应该用不一样的读书方法,像以前那样一字一句地去读完一本书,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显然不可行。另外,我不认为通过列出十项内容就能概括出一本书的重点内容,但是这十个点可以帮助我解决某一个问题。所以我的初步想法是:看目录,明确自己想通过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划出几个我认为可以解答这个问题的章节;边看边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想法;按照自己的逻辑将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
然而真正开始动手了,我发现和自己的设想有一定的出入。比如在目录里划下了要看的章节,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往往忘记了自己的计划,一口气就看下去了,很难把自己划出的章节都看完。每天23点之前要完成打卡就像一个紧箍咒一样,容不得我去纠结。但是,想想我的初衷,我不希望自己为了打卡而打卡,能有所收获才是看书的目的。所以我也就不纠结了,有时候一本书也就是在看其中的两三个章节,但确实也能解决我的问题。
经过这十天的读书、打卡,我发现同一种类型的书会有相似的框架,找到规律后就能够通过目录快速掌握整本书的脉络,还能知道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能在哪几个章节里找到答案。另外,我发现有的书读完后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那么我就确定这本书是值得从头到尾、认真反复阅读的。我突然觉得看书其实并不是什么艰巨的任务,也并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我以前能够看完的只有小说,因为小说的情节能够吸引我的注意力,让我有读下去的兴趣。有的书会有大段的案例、阐述、论证等,这并不有趣也不是我想要了解的,所以我就会“弃书”。其实我大可以跳过这部分,继续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其他内容。这就需要我在看书之前明确自己的目的。
通过清单营,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职业重塑营形成的认知:面对新事物和挑战,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想。就像《思考快与慢》里面说的,我们的大脑其实非常懒,都是首先用系统1(条件反射)去处理问题,尽量不去动用系统2(专注力)。我懒得费脑去调整自己的读书方式,所以就用“没时间”当做借口。只要我想,一天读一本书都没问题;只要我想,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也都可以用来“听书”;只要我想,我可以推掉很多不重要的活动,专注于自己重要的事。另一方面,在清单营里有这么多老铁在共同进步,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很有成就感。有的老铁一大早就完成了打卡,我除了佩服外也会在心里给自己加油鼓劲,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坚持了下来。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的老铁能够快速成长,在读书营里脱颖而出,现在我也找到了答案: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想。接下来在读书营里还会有其他更好玩的主题营,我也决定一定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