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写简明中国政治史,每早六点,厕上一观,可通天地之气。
宦官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等人,在诛灭诸梁之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厚投机回报。
单超封新丰侯,食邑两万户,徐璜武原侯,具瑗东武侯,各食邑一万五千户。三人各一次性赐钱一千五百万。
左悺上蔡侯,唐衡汝阳侯,各食邑一万三千户,各一次性赐钱一千三百万。
五人同日封侯,史称“武侯”。
遥想汉成帝时,在公元前32年,一日封五舅为关内侯,37年后,王莽居摄,实际篡汉。
一百多年后,公元159年,五宦官一日同封万户侯,再现“五侯”,何其相似!东汉的覆亡还会远吗?
除了这五个人,桓帝随后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八人为乡侯——他们也都在诛灭诸梁中出了力。
这样一来,桓帝就以五侯和八乡侯为基础重建了自己的核心班底。
桓帝对士大夫集团不会有什么好感的,他们当时跪倒在梁冀面前伙同梁氏一起架空皇帝的丑态,桓帝记忆犹新。
所以,桓帝的态度:既然谁都能当你们的主子,谁都能跪,现在就跪朕的奴才们吧!
士大夫集团也不全是软骨头。
相反,先前我说士大夫集团是尖子班,宦官集团是差生班。尖子班考不上重点大学的,和差生班考上重点大学的,都是少数。比如李固、杜乔,当初没少跟梁冀死磕,还有其他几位,因为跟梁冀死磕,死的死,罢官的罢官,堪称文官脊梁。
但不管差生班还是尖子班,都面临一个班主任问题。有个好班主任,差生班的升学率不一定大幅提升,但有个差劲的班主任,尖子班的升学率一定大幅下降。
梁冀当班主任时,许多软骨头的文人士大夫都已经跪习惯了,现在让更差劲的宦官当班主任,拜倒在宦官面前的文人士大夫就更多了。
单超死得早,没来得及做大恶。
徐璜、具瑗、唐衡、左悺则很快就肆无忌惮起来。当时坊间有这么一段顺口溜:“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墯”,形容四人无法无天、无恶不作。
生活腐化奢侈,依靠裙带关系用人,贪污受贿,请托卖官,这些事,他们一学就会。
先前,这本是外戚与豪强、士大夫的特权,现在宦官也有样学样了。
而且宦官普遍文化素质低,做起这些事情来,也不知道偷偷摸摸、程序正义。潜规则被他们摆在了台面上,做事全无节奏,权力游戏规则的下限不断被他们刷新。
像徐璜的侄子徐宣担任下邳令,想娶故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李暠是大名士,当然看不上这种阉宦之家的狗杂种,果断拒绝了。
徐宣接下来的作为却让人瞠目结舌,他到任后,当即带人前往李暠家里,把李暠的女儿绑走。抢亲吗?不,他把女孩带回去当众射杀了!
这太嚣张了。士大夫集团骨头再软也无法忍受,何况,还有些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
下邳县是东海的属县。有人向东海相黄浮告发徐宣射杀李暠女儿的事,黄浮当即下令逮捕徐宣及家属,审问之后,判徐宣弃市,立即执行。当然,徐璜不会善罢甘休,黄浮爽这一把青史留名之后被罢了官。
其他,司隶校尉韩演告发左悺及左悺的兄长左称请托州郡、聚敛为奸,宾客放纵,侵犯吏民,左悺、左称因此自杀。韩演又奏具瑗兄长沛相具恭贪腐,具瑗因此被削夺侯爵。
五侯因此受到沉重打击。
但这是在桓帝默许之下进行的。五侯相继失势后,桓帝突然发现,自己又站上了与士大夫、外戚作战的前台,就又扶植了像段珪、曹节、侯览这几位宦官。
没有办法,外戚与士大夫合流,梁冀一统江湖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桓帝必须养几条恶狗跟他们对咬。
此时的外戚,以窦武为代表。士大夫以陈蕃和李膺为代表。
窦武掌权之后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梁冀,不枉作猜测,但至少此时是颇克制的。
而陈蕃与李膺都是士大夫中的杰出人才,刚直不阿,有极好的政治操守。
但他们在与宦官的政治斗争中,犯了大忌,他们煽动太学生和隐逸山林的儒生与宦官对抗,试图用舆论控制政治,乃至控制皇帝。
而他们的本质却并不是要推翻刘姓皇帝的统治,而是寄希望于对汉朝统治进行必要的改良。
换句话说,他们的行动已经危及了皇帝的统治,但他们的意图却是改良政治体制。
桓帝刘志感到害怕,他必然要先解决让他感到害怕的事情,而顾不上理会士大夫集团诉求背后的善意。
于是,在宦官的帮助下,刘志对士大夫、外戚开火,窦武、陈蕃、李膺先后被搞死,而与他们站在一方的儒生、太学生,都被打为党人,禁锢行动,禁止为官。
士大夫与外戚结盟之后的改良尝试彻底失败,朝堂成了宦官的朝堂,只剩下一群没有骨头的士大夫跟在宦官后头摇尾乞怜——三公都要向宦官行贿才能上任。
最坏的时代已然到来,改良行不通,就只剩下暴力革命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