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题:第1章分析阅读
共读笔记:《思考,快与慢》共读#Day 10# By 罗文欣
共读活动网址:http://fastslow.top/
共读作品汇总:《思考,快与慢》共读文档汇总by罗文欣
最近一直在出差,换了不一样的环境,作息,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找不到整块的时间来听共读的录音,补笔记,思考怎么写文章,所以拖了一周多。
以上是借口……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Day 09#的共读上,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将老师的内容反复听,部分段落甚至还记了逐字稿,对于一些新的概念也特地去找了源头进行扩展,画了流程图,写了文章进行表达,我觉得对于快,慢思考的启动和过程已经非常清楚了。另外,而且从7月份开始,每天早上的共读虽然没有写笔记写作品,但每天早上都参加了直播,印象中没有更难的部分了。所以我觉得休息一下没关系,后面的内容听起来肯定是so easy,相信在我已经理解的基础上能花更少的时间补更多的内容了。
然而事实再一次打脸!!!参与老师的共读的真相是,当我发现我好不容易爬过一座高峰,一抬头,却发现眼前是另一座高峰,这是多么令人刺激的体验啊!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一层层分解,剖析,感觉很多模糊的事物都开始变得清晰,而随着这种清晰,也能慢慢体会到掌控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一、你以为你真的懂了吗?
1.流程图对比
先来回顾一下上次我自己画的流程图吧:
接下来看看永澄老师的流程图:
看到这张图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鬼?为什么老师画的流程图这么复杂?书里有这么多内容吗?我明明将老师上次说的话都记下来了,为什么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异?!!
2.差异点
(1)没有掌握流程图的基本语言,如圆角矩形表示“开始”与结束,菱形表示决策等。
(2)缺少输入,开启快、慢思考的过程首先要有一件事,或者一个对象作为输入。
(3)没有抽象出底层概念,如感官触发,是属于感觉系统。
(4)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差异最大的一点,缺少对中间过程的解构:隐藏的解释分解环节,和直觉解释环节部分。
(5)关键用于表述不清,如我写的“提取长期记忆”,没有描述清楚提取的具体对象,实际上应该是“从长时工作记忆系统中调取”相关知识组块。
(6)未将思考和行为结合,思考并不是结束,产生的行为才是结果。
3.反思
(1)对于流程图基本语言的掌握,这一点要做到相对简单。可以到网络上搜寻相关知识,并总结,之后通过文章分享。难的是如何在今后持续运用,抄图是一种快捷高效的选择。这里推荐一下共读活动另一位学员@柠檬佳呀的分享:【工具癖征文】让大脑瞬间变清晰的免费在线作图神器!
(2)对于底层概念的抽象化思考,这个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有的,需要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来积累,但它绝对是一件能产生边际成本递减的能力。
目前能想到的训练方法有:
a.抄永澄老师的原图;
b.根据永澄老师的共读分享,自己总结归纳并画流程图,和老师的图对比,找出差异并反思;
c.自己阅读,总结归纳并画出流程图;结合老师共读分享,修改流程图;和老师的图对比,找出差异并反思,改进。
(3)和永澄老师的图相比,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还是在与思考模式的差异,具体来说是在于阅读时“解释系统”的差异。在上次画完流程图,并自己做出文字解释后,我的思考依然停留在What和How层面,即作者(卡尼曼)写了什么,永澄老师怎么解释的,永澄老师的解释表达了什么。但没有对Why层面的思考,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永澄老师为什么这么解释,老师的流程图为什么这么画?好在,老师今天的分享当中给出了一点线索,他调用了3F模型。关于3F模型的使用,可参考永澄老师的一篇文章:刻意训练实例:思维能力训练
二、再算一次17 X 24
1.计算过程
(1)某件事(对象)
17 X 24
(2)感觉系统
感觉接受器官:眼睛
被触发系统:视觉
(3)隐藏的解释分解环节
对象是什么——2个数字,中间有个叉
(4)直觉解释环节
“对象是什么”的答案——这是一道乘法题
(5)隐藏的解释分解环节
对象的目的是什么——算出17X24的结果
(6)直觉解释环节
“对象的目的是什么”的答案:
a.计算的方法(纸笔)
b. 结果大约的范围
直觉得到这样的结果,内心会判断是否满意,如果满意,认知就会放松。
2.我的理解
在听的时候,基本完全没懂“对象是什么”,“对象是什么的答案”,这一部分在讲啥。现在在整理的时候,有了一些理解,但对整个过程的解释还是不能完全自洽,下面将我目前能给出来的解释梳理一下:
看到 17 X 24 时,眼睛接收到了这个符号(2个数字和一个X放在一起),直觉将其解释为乘法题。这里启用了捷径思考,因为它还有别的解释,比如是在描述一个长24,宽17的长方形。
当我们将其判断为乘法题时,隐藏的解释分解环节又会开始起作用,开始判断对象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算出17 X 24的结果。然后会诱发一个捷径,即快速获得这个结果的方法是什么,第二个是得到结果的范围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的答案是怎么算,计算结果大约的范围。对于怎么算,捷径立刻给出了范围,用纸笔计算(或用计算器计算)。然后内心就会做个判断,如果判断满意,认知就会放松。同样的,对于计算结果大约的范围,直觉会瞬间判断,给出一个答案,如果内心判断满意,就不会再去计算了。
如果你是要知道真实的结果是什么,你的内心肯定就会不满意,然后就会从长时工作记忆中调取相关知识组块,进入慢思考的过程。
3. 收获
通过上面的分析,又将这部分录音重听了一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其实不是永澄老师讲的乱(没懂之前一直觉得永澄老师怎么讲的这么乱,找不到逻辑在哪),是我自己理解力差……而且确实能体会到作者(卡尼曼)希望我们能体会到从快思考切入到慢思考的良苦用心。P005页最后一句【如果你还没有做这道题的话,就该试着做一做,哪怕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把我们引到判断所得是不是真实的结果上去,当我们在判断是不是真实的结果时,内心肯定是不满意的,不满意就会进入慢思考,然后就有了他下面那段文字。
三、感受
今天最大的感受其实在于对时间的感知。原计划今天至少要完成2次共读的作品输出,再加上《attention and effort》的翻译校对6页。1次共读作品包括1小时听录音同时记笔记,1小时输出作品,翻译校对1小时,共计5小时。但实际上,写完#Day 10#的作品就花了5.5个小时!其中录音+笔记1个小时,看补充内容和同侪作品1.5个小时,写作3个小时,中间包括重听录音的时间,以及喝水,休息时间。
之前共读作品花费时间基本都在3~5小时之间,我一直认为我能达到2小时,只要我提高一下效率,很快就能赶上共读进度。但这其实是果上努力,根本改变不了现状。原因是我要输出作品,就要完成听录音,做笔记,看分享,输出这些行为,而每个行为根据其难度不同,分别需要花费各部分时间。如果想要改变现状,我只能从这些输入上努力。但目前,这几个部分的任意部分我都无法舍弃,也就是说,在这个系统层次上,我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跃迁》中提到,要解决无解的问题,就要增加维度。那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尽早赶上进度),我能增加的维度是时间,加大投入的时间,破解目前的僵局。嗯,感觉可以再写一篇《跃迁》共读的分享文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