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发源地:山东曲阜 河南濮阳
张姓总体概述:
张,百家姓排行第三,约有人口9191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7%。 张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大姓氏,人数众多,分布极广。按照姓氏排列,我国张姓人口排在李、王之后居第三位。人口已超过一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张姓后裔不但遍及全国,而且海外亦为数甚众。张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寻根溯源:
张姓大致有四个来源。
一、黄帝赐姓。张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直接赐姓。东汉《风俗通》记载:“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张姓的由来,《广韵》上说:“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但张挥与黄帝的血缘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张挥是黄帝(生于寿丘,今山东济宁曲阜市)的儿子,另一说则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少昊陵在今山东济宁曲阜市)的第五个儿子,即为黄帝的孙子。
令张姓人倍感自豪的是他们不仅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且始祖张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对于靠手持木棒、石块去猎取飞禽走兽的远古先民来说,弓箭和网罗的发明确实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张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发明家。张姓人在介绍自己姓氏时常说:“我姓张,弓长张。”一句话就将张姓的特点概括得简洁、明了。
二、出自姬姓。另一支张姓是由姬姓而来亦以黄帝为始祖。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人名解张,字张侯,世代为晋国卿士,其后裔以字为氏即为张氏。三家分晋以后,其族人仕韩国为公族大夫,渐成望族。
三、改姓。历史上其他姓氏的人因种种原因改姓张,后裔繁衍成为张姓的一部分。如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原姓聂,改姓张。又如三国时诸葛亮赐南方人酋长龙佑那为张氏。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鲜卑、匈奴、契丹等众多少数民族改姓张姓。
四、与道教有关。汉代以后,张姓发展很快,这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传有关。道教自称源于黄帝,又盛行“黄帝赐姓张氏”之说,因此,道教领袖常用张姓。如张角、张鲁等。
得姓始祖:
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繁衍播迁:
传说时代的张姓起源于清阳,最初的发祥地,当是今天的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春秋时,晋国和韩国有姬姓改为张姓者,繁衍甚广,在京兆、太原等地形成望族。汉代以前,张姓由河南以北地区繁衍到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由此,张姓一族遍布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同时期有张姓人入蜀郡为太守。汉代,张姓族人有的落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也有的迁往东北及西北等地。汉末的董卓之乱,使中原地区生灵涂炭,北方的张姓被迫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迫使张姓也同其他士族一起大举南迁。此后不久,吴郡张姓首先崛起,成为我国张姓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繁衍中心。唐至五代,张姓在南迁的同时,也同存于许多州郡的显姓望族中,成为各姓氏中显赫的一员。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占领黄河南北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为躲避战乱,张姓又一次大举南迁,经过多次的南迁,从而使得张姓在宋代至元明清时期分布于大江南北各个区域,形成了一支支庞大的族系,其中不乏有许多名门望族,并使张姓成为我国几大姓氏之一,且始终位居前列。今日张姓分布北方地区多于南方,绝对人数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占到全国汉族张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
郡望堂号:
张姓在其庞大支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 元和姓纂》、《广韵》所载,主要有二十六个:
1、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
2、范阳郡,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
3、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
4、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5、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6、敦煌郡,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县西);
7、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
8、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9、洛阳郡,汉、魏时治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汉城西十八里;
10、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11、始兴郡,治所在曲江(今广东韶关市南);
12、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13、吴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14、平原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15、河间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16、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
17、魏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
18、蜀郡,治所在成都(今属四川);
19、武威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县东北);
20、犍为郡,治所在敝邑县(今贵州遵义市西);
21、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
22、梁郡,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23、汲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
24、河内郡,治所 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25、高平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
26、上谷郡,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堂号:“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百忍”等。
宗族特征:
1、得姓较早,源远流长。
2、张氏一族,枝繁叶茂,各郡望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年间张允选等修《张氏族谱》,有山东黄县一支字行为:“基业可久,名望堂昭,衍庆为志,肇锡永超。”张绶青刊修《张氏族谱》,有江苏润城张姓一支字行为:“好学用典,有文斯远,积庆之家,儒宗以衍,运际昌明,时乘光显。”据民国一九三五年张勉西所修《张氏族谱》,广西桂林张姓一支字行为:“增其心性学,器宇自温纯,积厚垂麻远,国恩申锡频。”
张氏名人:
张仪: 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张仪的连横战略增强了秦的力量,加快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张良 :城父(今安徽)人,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辅佐刘邦建立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衡 :东汉南阳郡西鄂(今河南)人,杰出的文学家和科学家,是地震测量工具浑天仪的发明者,此外,张衡还制造过测定风向的候风仪。
张仲景 :东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著名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已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张角 :东汉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组织发动的农民战争给汉政权以沉重的打击。
张飞 :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蜀国名将,辅助刘备建立蜀汉,以骁勇威猛,不惧生死而赢得一世英名,有“万人之敌”、“熊虎之将”之称。
张僧繇 :南朝梁代吴中(今江苏苏州)人,著名书画家。创造了“凹凸法”的绘画手法,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魏晋三大画家。
张居正 :明朝湖北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张氏的“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
张謇 :江苏南通人,清代著名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开创了士林一代新风。
张太雷 :江苏武进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发动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广州起义。
张自忠 :山东临清人,民族英雄,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队最高将领。在“台儿庄战役”中据守临沂一线,为“徐州会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战相持阶段,孤军深入敌后,英勇战死。
张学良 :辽宁海城人,张作霖之子,发动“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
张大千 :四川内江人,著名书画家,一生作画无数,遗作甚多,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