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35天
原文阅读: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讲解: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怨恨上天,也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礼乐而上达天道,了解我的大概就是上天吧!”
启发思考:
“怨天尤人”这个成语就是从本章来的。人若时运不好,不免怨天;不被人知,不免怪人。怨天尤人的表现是人之常情,从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来解释,一般人往往把成功的因素更多地归因是自己的优秀或努力,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界的困难太大或运气不足。某种意义上,这是有利于维护一个人的自尊水平的归因方式。
当然,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自我认知清晰、自尊水平稳定且较高的时候,就可以认识到并接受挫折失败,而不怨天、不尤人,也不妄自菲薄。
本章论述中,孔子的主张恰恰就是怨天尤人的反面。事实上,“人不知”的境遇在人生中会大概率遇到,如何正确地面对“人不知”,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修为自身的一个方面。前边夫子多次讲过,不要在意人家不知道、不了解自己。尽管他告诉弟子们,“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君子求诸己”“仁者不忧”,但即使是夫子自己,理性思考之外,也不禁有发出“莫我知也夫”的叹息之时。
时隔千年,我们仍从中能够感受到孔子生不逢时、不受重用、难行其道、屡遭挫败的种种遗憾、不足、惋惜的情绪。可贵的是,子贡追问其原因时,孔子给出的回答似自贬,又似自誉,既感慨,又豁达,回味无穷,影响深远。
孔子说,这就是我遭遇的实际处境,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怨恨老天,不责怪别人。要做的依然是从小六艺、大六艺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就能够提升自己,最终领悟天道、知晓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现实中没有人能理解我,但老天可能会知道我吧。
对于这段话,有学者分析,孔子主要从三个层次对“莫我知也夫”做出解说。(参考卞朝宁的《《论语》言论评析》)
第一个层次是“下学”。由于每个人学习礼乐教化的圣王之道有浅有深,有多有少,能够像孔子这样深刻理解古代礼乐制度精髓和功效的人实在太少,所以无人理解,志同道合者就更是少之又少。不过孔子对此并不在意,也不抱怨,因为曲高必定和寡,故曰“不尤人”。
第二个层次是“上达”。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致力于道德修养,而小人只关注于物质利益。在孔子人性论中,仁义道德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本性,如果德行修为足够,就能上达于天,与上天形成感应和互动;但是如果自己道德修为不够,仁德的力量不能完全释放出来,上天无法感知,也无法与自己形成互动,那么就应该继续努力,做到“不怨天”。
第三个层次是“知我者其天乎”。这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如此境界,自己必须先做到“知天命”。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尽管他从来没有对“天命”的具体内涵做出解释,但他在五十岁前后经历了大起大落,从红极一时的朝廷重臣到栖栖遑遑的丧家之狗。人生的起伏变化必然促使他对“天”、“天命”等形而上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孔子认为自己是“文武之道”的忠实继承者和积极践行者,已经具备了天人感应和互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天”一定能够知己、佑己,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化解危机,并最终实现政治理想。
从“莫我知也夫”到“下学而上达”,再到“知我者其天乎”,整个过程是孔子对于“天”以及天人关系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认知成果。虽然孔子在阐述其思想观点时有所保留的,但了解这个思辨过程,对于研究孔子天命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姑且搁置对孔子天命观的探究,他所践行的“不怨天,不尤人”,追求精神的“上达”的生命境界,就已经自觉地为后人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面对无人能知的现实,孔子抖落情绪的细屑,振奋精神,砥砺前行,“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所倡导和践行“下学上达”君子儒和士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鼓舞着无数后人自觉地奋发向上,不被外在环境束缚和困扰,奋发图强、自我成长,走向人生的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