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关于“毛毛虫”的实验。
把毛毛虫放在花盆的边缘,一条接一条围城一个圈,在花盆的不远处放上毛毛虫爱吃的松叶,然后观察毛毛虫的行为。
原以为它会很快去吃松叶,结果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两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围着花盆转圈……
努力转圈的毛毛虫明明很喜欢吃松叶,可却吃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只是盲目的在做重复动作,看似勤奋,实则懒于思考。
人也一样,有时候明明拼命学习,却并没有取得意料中的好成绩;明明拼命工作,加班很晚,业绩却总也没提高,与他人相差甚远。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关键在于,努力的过程中是否善于动脑子深度思考,及时消化反馈,进而指导新的学习和工作。
那不动脑子的勤奋为什么会被称为懒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分别是:缺乏目的性;持续处于舒适区,没有进步;没有反馈,未能形成闭环,所以无法提高。
1、缺乏目的性。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如同盲人骑瞎马,看似跑得飞快,但方向感不明确,非但永远无法成功,还有可能栽跟头。
2、持续处于舒适区,满足于眼前的即得利益。比如单位体制内的人们看似一张报纸,一盏清茶的生活安逸闲适,但危险也常伴左右。
殊不知世界日新月异,也许原本掌握的技能,早已被大把的新人和机器代替。这个人才下沉的时代,为企业员工的终身买单趋势已然会慢慢退去,到那时忏悔未曾精进,显然已然为时已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意识需要时刻牢记。
3、没有反馈,没有反思,如何提高?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曾说过:认识从实践中开始,经过了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你要知道梨的滋味,就亲自尝一口,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切实提高,就来自于不停的自我反思,总结。
显而易见,要想把勤奋幻化为真正的进步力量,那就要破除这三个“魔咒”。
以读商业书为例。若缺乏目的性,只是从头到尾一股脑儿的读完,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人很容易被被蒙蔽。以为书里的知识看过了,读过了,都懂了,明白了,已经全部掌握了。
但是如果忽略书读完之后的后续行动---运用,那就得不偿失了,而运用的智慧则来自于实践。
实际操作的过程也许并不难,但脑子里提炼反思的过程将耗费大量的能量,那种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思考,让很多人恐惧,近而根本无法驻足。但恰恰是这种“折磨”,才指导了新一轮的思路。
科学家们的研究也曾指明:重量只占身体2%的大脑,日常却要消耗掉身体20%甚至30%的能量,更别提高度运转的时候。
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人们,宁愿不停的做这个,做那个,却不愿意进行深度思考的原因。
只有跳出舒适区,拓宽认知边界,才能有所精进。
培根说过:“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在类似读书-反思--实践-再读书,这样的闭环中,不断磨炼心性。打造提升自己,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当然文学书籍另当别论,它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感受,和商业书的性质不同。
我们花大量时间收集各种心得、方案、总结,有时候却忘记了,最重要的是花时间去消化。想要破除看似勤奋却无法出成果的行为,关键就是---动脑子思考,思考,再思考。
尼采曾说过:“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会思考的人是懒汉,未经审视的人生根本不值得过。”即便一开始可能有点难,但糟糕的开始也是开始,开始行动,胜过一切完美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