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日更第8天】
如果你认为“匹配”这个词跟“坚持”没多大关系,那是因为这个词被你忽略了。但只要我们稍加研究,掌握匹配原则,那我们在今后要做的任何事的时候都将会大大受益。
通常来说,当我们要做一件事之前,就会告诉自己“从明天起,我要开始做XX事,我要努力,坚持下去”。然后就是给自己“打鸡血”,喝“鸡汤”,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我们默认的方式,默认方式不代表是最科学的方式。
超出你能力范围的“坚持”你能扛多久?
天气渐暖,你告诉自己是时候该开始跑步,减肥了,明天开始每天早晨5点起床,坚持跑步1小时,六点半在家吃早餐等等。这种情况也许会让你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但多数情况下会中断;我身边有不少同事,跟我说开始学习英语了,每天坚持背50个单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再问他,英语学到哪儿了?总是得到“早就不看了,没时间”这样的答案。
这两种情况告诉我们,他们的做法都是反直觉的。我们在制定目标计划的时候通常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超出自身能力范围或训练计划的,而结果往往是体验太痛苦很难坚持下去,中途放弃,更别说什么可以从中培养兴趣之类。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激励模式,很多人都是样,目标太大或太多,又想在短时间内看见效果,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艰难地带。总是兴冲冲的开始,热血沸腾的做上几天,然后就“没劲了”,草草收场,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让“坚持”游走在舒适区的边缘
“舒适区的边缘”在哪?就是有点高度,你拿不到但还能碰到一点,想要拿到就得跳几下的那个地方,就是舒适区的边缘。
我有一个同学,现在每天跑步,计划今年跑“半马”。我说“之前没听说你跑步啊,怎么坚持的?”他说“刚开始跑的时候确实很痛苦,几次都想放弃,但后来调整了一下就坚持下来了”。原来他也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五公里,后来他调整到六点起床,只跑30分钟,不管跑多远,时间一到就不多跑了,每周五天,周六日换一些别的方式锻炼,时间一长身体强健了,运动量自然就大了。不像之前跑完五公里全程,很累,很难受,上班也没精神。
他说“那种咬着牙的坚持,是得不到胜利的”,我也忽然明白,找一个让自己能坚持下去的方式,比单纯的按标准化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那些急于求成,快速见效的想法最不容易坚持。降低点难度和标准反而能坚持,虽然时间可能会变长,但我相信这样的坚持才能得到最终的胜利。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那就多花点时间探索一下孩子的舒适区的边缘在哪,然后指导孩子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而不是一看到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发脾气,说“你看看人家”,“你也像那些好的学学”,对标优等生加学习量,加难度会适得其反。
再说阅读,我发现现在很多人想阅读不知道读什么,通常会找人要来一些书单,买来好多书,认为这些都是XX名人推荐的,一定好。但读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没那么好,有些书很晦涩、乏味读不下去,没几天也就扔到一边不读了。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起来津津有味,有的人就没有兴趣。阅读选书时,要让兴趣、难度、需求同时匹配你的舒适区的边缘这样你才能从那本书中受益。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花点时间找一下哪里是自己的舒适区的边缘,也就是“会做,但容易出错,或者不会做,但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然后在这个区域努力。
一切为了匹配和时间做朋友
之前看到有人讨论,“练习写作是日更好还是周更好?每次要写几千字能提高写作水平?”我想,不管理是哪种方式,重点是你有没有让自己在舒适区的边缘进行练习。如果你写的东西都是在舒适区随便写写,写再多的字也没有用。在舒适区内行动的最大特别就是不用动脑子,这种凭习惯和感觉做事,容易分心走神,做多长时间都不会有多大长进。
把写作的终极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目标,让自己在舒适区的边缘练习,舒适区就会不断的扩大,原来看似困难的区域也会变成舒适区。跳出舒适区向小目标出发,一步一步的达成,让你的坚持和目标匹配。
成长是必然的,而速成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不是一味的努力,打“鸡血”,喝“鸡汤”、拼意志力的。要在舒适区的边缘一点、一点的向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我们才会遇到更好的自己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