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解答难题 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他放手之后、在他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每一次这样的顿悟体验都清晰地沿着一系列的内在历程一步步走到顶。沃拉斯把这一步步的内在历程称之为一个个“抓取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准备期。这一阶段可能以小时计、以天计,甚至更长久,是一个人用来琢磨某个逻辑难题或者创新课题的时间。准备阶段不仅包括弄懂你要琢磨的难题,弄清楚你手上有些什么线索、别人是怎么提示你的,还包括去做各种尝试,直到用尽你头脑中所有不同的思路。换句话说,你不是止步不前,而是黔驴技穷了。于是,准备期到此结束。
第二个步骤叫孵化期。这要从你把问题搁到一边去的时候算起。“大脑里面肯定进行着某种运作,以把新的信息与旧的信息联结到一起,”他写道,“大脑里面的信息似乎被重新排列组合了一番,而这个人自己却对此毫无知觉。”根据沃拉斯的概念,孵化期里有这么几个要素:其一,那是潜意识里的事情,我们并不知道大脑里在做些什么;其二,问题的核心,比如前面我给那些中学生做的那道铅笔谜题,是已经被反复掰碎了又捏起来的、经过了再三琢磨的东西;其三,在某个时刻,“以前的信息”,比如已经知道了、但一时尚未想起来的三角形独有的特质,会在不知不觉中掺和进来。
在孵化期中,大脑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都很敏感:落地钟里的钟摆、透过窗户看到的院子里的秋千,乃至自己来回摆动的胳膊。
孵化效果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孵化却不见得在所有场合下都能起到相同效果。
第三个步骤叫顿悟期。这就是你“啊哈!”的那一刻,疑团尽散、妙招终于忽然钻出来的那一刻。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步骤叫验证期。这一步骤是要复核并确认得到的结果是否真能行得通。
渗滤:适度中断,预冲向前,先退一步
讲到“遗忘”有助于“学习”,作用之一是“过滤器”,作用之二是“被动地强化再次学习时的记忆”。这里则是作用之三了:促进解决问题时的创造性思维。
乌纳西奥和奥默罗德还发现,时间稍长一些的休息效果比短暂休息要更好一些,尽管这里的“长”无非指20分钟,“短”也就是将近5分钟,实际上只是由研究员们随意设定的一个很窄小的时间范围。他俩还着重强调,如果人并没有到真正黔驴技穷的地步就跑去休息,则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这一长期的、逐渐累积的过程完全不同于我们上一章所讲述的短期孵化,所以我们应该赋予它一个不同的说法。让我们用“渗滤”(percolation)(2)这个词吧。
蔡加尼克效应揭示出的是这么一个现象:当我们有了某个目标时,大脑里会自动生出两种本能的预设,也叫做内在偏差。第一种预设是,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之后,你就在心理上给那项工作添加了一个“要完成它”的砝码,哪怕根本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第二种预设是,在你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他人对你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项工作在你记忆中驻留的时间,而且还会让你在心理上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先去完成”的首要位置上。
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其他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这便是渗滤的第二要素。
接下来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最有效地“激活”心中的某个目标,从而调动起我们的感知力呢?用打断的方式:根据蔡加尼克效应,在紧要关头或是困难时刻,中断工作,从而让大脑把那桩未完成的任务推到首要位置。
渗滤的头两个要素一个是被打断,一个是被调动起来的、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而戴夫利要求学生做的学习笔记则构成了渗滤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有意识的反思。
了解这些原理对我们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什么帮助呢?这是在建议我们如果手上有一个相当庞大的项目,那就应该尽早开始,遇到思路不畅的时候不妨停一停,告诉自己这样的停顿不是逃避困难,而是主动进入渗滤过程。
交替:混杂在一起更深刻
“交替学习”(interleaving),这成了一个认知科学中的术语,意思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
交替学习之所以在提高数学理解能力上格外见效,有一个相当明显的原因,那就是考试本就是混杂在一起的各种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