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如何学习的第三部:如何完成生活和工作中的复杂课题:主要包括孵化,渗滤和交替。
孵化工作要充分的准备,等到黔驴技穷时放一放,也许会迎来顿悟;渗滤有三个要素:打断,被激活调动起来的感知系统,这个需要重大项目提前开始,三是有意识的反思:听取自己的想法,我怎么思考,怎么分析利用这些收集的信息。交替学习:把同类的不同项目放在一起,把旧的已学的与新知识放在一起,更容易适应不同的情境,最终达到得心应手。
渗滤跟先吃青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他放手之后、在他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第一个步骤叫准备期。准备阶段不仅包括弄懂你要琢磨的难题,弄清楚你手上有些什么线索、别人是怎么提示你的,还包括去做各种尝试,直到用尽你头脑中所有不同的思路。换句话说,你不是止步不前,而是黔驴技穷了。于是,准备期到此结束。
第二个步骤叫孵化期,孵化期里有这么几个要素:其一,那是潜意识里的事情,我们并不知道大脑里在做些什么;其二,问题的核心,比如前面我给那些中学生做的那道铅笔谜题,是已经被反复掰碎了又捏起来的、经过了再三琢磨的东西;其三,在某个时刻,“以前的信息”,比如已经知道了、但一时尚未想起来的三角形独有的特质,会在不知不觉中掺和进来。
第三个步骤叫顿悟期, 这就是你“啊哈!”的那一刻,疑团尽散、妙招终于忽然钻出来的那一刻。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步骤叫验证期。 这一步骤是要复核并确认得到的结果是否真能行得通。
两种有助于孵化的大脑活动:从周围环境中找出提示,以及打破限制思路的预设,无论是如何利用钳子,还是医生可能是什么性别。
乌纳西奥和奥默罗德把孵化休息归结为三个类别:其一是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其二是轻度用脑,比如在网络上漫游;其三是高度用脑,比如写一篇短文或琢磨另一项课题的作业。对于数学或者空间类难题,比如前面的“铅笔谜题”,上述三种休息方式都不错,你选哪一种都没关系,而对于语言类的难题,比如远程联想字谜或是打乱字母顺序的字谜,则是轻度用脑的活动效果最好,比如电子游戏、单人跳棋乃至看电视。
如果人并没有到真正黔驴技穷的地步就跑去休息,则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早早收工跑去打游戏的话,你只会得不偿失。
越是在关键时刻被“最糟糕”地打断,对那件事情的记忆越是能够长久。
蔡加尼克效应揭示出的是这么一个现象:当我们有了某个目标时,大脑里会自动生出两种本能的预设,也叫做内在偏差。第一种预设是,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之后,你就在心理上给那项工作添加了一个“要完成它”的砝码,第二种预设是,在你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他人对你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项工作在你记忆中驻留的时间,而且还会让你在心理上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先去完成”的首要位置上。
渗滤的第一要素,就是一直被我们当作学习敌人的东西:打断。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其他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这便是渗滤的第二要素。
渗滤的头两个要素一个是被打断,一个是被调动起来的、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而戴夫利要求学生做的学习笔记则构成了渗滤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有意识的反思。
在继续向前猛冲之前,先退下来,这并不等于就此放弃了应该完成的任务,相反,退下来意味着我心里会一直惦记着它。这就是渗滤的第一阶段,同时也开启了第二阶段,就是有意无意间采集数据与资料的阶段。第三阶段则是听取自己的想法:我怎么思考、怎么分析这些收集起来的东西。渗滤要有结果,就须按照这三步的顺序好好走下来。
交替学习非常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用在某些科目或者技巧上的效果尤其突出。不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你在设计自己的交替学习方案时,一定要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了的内容混合到一起。交替学习的功效就是让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