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子夫封后前后,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早已把目光转向了心腹大患:匈奴,在数十年的蛰伏后,元光六年,他毅然派四路兵马去攻打匈奴。
在四路领兵将领中,只有卫青直捣龙城大胜而归,自此汉匈之战由防御转为了主动进攻,卫青也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启他七战七捷,不败战神的戎马生涯。
01
在龙城大捷后,卫青崭露头角正式成为一名武将,在不久之后子夫也被封为皇后,搬到椒房殿成为未央宫的女主人。
这时候的子夫已经完成了她人生当中的重要蜕变,她要以国母的身份重新审视自己,要管理好后宫辅佐好刘彻,尽到自己小君的责任。
好在刘彻多年专宠她一人,后宫嫔妃寥寥无几,要管理起来也不复杂,而这时的刘彻一心都扑在军事上,根本没有心思在后宫。
她每天也只需要按时带着孩子去太后那儿请安,管管几个女儿的学业,逗逗尚在襁褓的儿子,顺带关心关心皇帝,日子倒也过得优哉游哉。
在皇帝和自家兄弟的影响下,她也关心起了汉匈战争,不同于男人的远见格局,她关心的只是要去打仗的兄弟安危,和关心战局的皇帝陛下心情。
02
随着卫青一次次大胜,战争的局势已然明朗,在皇帝和大汉的子民看来,只要有卫青在就一定能够打胜仗,而卫青已逐渐成为攻打匈奴的主力将领。
元朔五年汉朝又一次大规模的出击匈奴,在这一次作战中,卫青俘获匈奴上万人,牛马不计其数,逼得匈奴右贤王单骑而逃,给予了匈奴沉重的打击。
刘彻听说这一胜利后大喜过望,当即派使者到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并在卫青得胜还朝后,益封卫青6000户食邑,并封卫青三子为侯。
皇帝的这一举动只能说明卫青的胜利对他而言太重要了,对于立大功的人才他的封赏向来是不吝啬的,更何况是身边亲近的人,赏赐便越发的超乎寻常。
自古以来,能臣最怕生不逢时,遇到昏庸的君主,不能一展宏图之志,索性卫青遇到的是自古以来最有雄图伟略的帝王,他们君臣二人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刘彻成就了卫青,而卫青也成就了汉武帝。
03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自古以来没有哪个家族可以长盛不衰,在卫青位极人臣后,子夫时刻都在担心卫家的将来。
军功是卫青拼命换来的,这个不可能让,太子之位是保证自己和卫家的将来,这个也不能让,那么能让的似乎只有自己作为皇后的恩宠,可是真的要把皇帝让出去,从此做一个清心寡欲的皇后吗?
子夫不确定,她是否要为皇帝纳妃,虽然她从进宫那天起就明白,皇帝不可能一辈子只有一个女人,但知道是一回事,真要这么做又是另一回事。
这么多年刘彻待她如珠似宝,很少去宠幸别的女人,即便去了也照顾她的感受没有移情别恋,现在要让她亲自为他选妃,她真的做不到,但与其等到她人老珠黄,皇帝另寻他欢,还不如自己主动提出来,至少也能博得一个贤良大度的名声。
经过几天的挣扎后,她决定亲自去和刘彻说选妃事宜,年岁见长的她应该退居幕后,皇帝身边应该要有年轻可人的女子,色衰而爱驰古今没有哪个女人能逃得过。
04
刘彻听了之后很诧异,他没有想到子夫会主动提出来,他本来想等晚两年再委婉的提出来,但看到子夫纠结却坚毅的神情,瞬间明白了她的内心。
虽然自认为坐拥天下美人的他不大可能会一辈子专宠一个女人,但他愿意为眼前的女人多做一些考虑,多给他和她的家族一些保障,这样即便到了以后,,,
不知道怎么他忽然不忍心看到她伤心失落的表情,但他无法做出违心的承诺,只好像之前一样拥她入怀,并告诉她她将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女人。
虽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答案,但这已经足够,至少他从来不曾亏待她,他对她已经足够用心,得到他如此对待她还奢求什么了。
大汉终于迎来了第一次选美,臣民都在议论纷纷,专宠十五年之久的皇后终于要被人取代,只是这宠妃的位子谁会来做了,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即便是将来有人得宠也越不过皇后,毕竟不是谁都会有当大将军的弟弟和即将成为太子的儿子。
05
看着面前形形色色的女孩,子夫忽然感叹自己老了,岁月不饶人转眼间她在宫里已经度过了16载春秋,看到她们或惊叹或嫉妒的眼神,在想想宫里宫外的一些传闻,她明了也许她成为了她们口中那个“独霸天下”的女子。
但她们不知道的是,在耀眼的光环背后她所付出的心血,俗话说“欲带王冠,必承其重”,一步登天的背后是熬过了多少个日夜难眠的夜晚,挡过了多少流言蜚语,明枪暗箭,才能走到现在,好在这些她都挺过来了。
大选之后,来自齐国的王姬入了刘彻的法眼,渐渐有了宠妃的势头,元朔六年,王姬生下皇次子,刘彻取名宏,并晋封王姬为夫人,王夫人风头大涨,成为汉宫仅次于皇后的二号人物。
此时卫青出征归来不得封,反而是外甥霍去病脱颖而出,接连立了大功封侯食邑,抢了他舅舅的风头,外人都是跟红顶白,看见卫青像是失了势,纷纷转投霍去病门下。
皆此种种迹象,不由得让人猜测是否卫家已经失了帝心,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天子下诏:册封皇长子刘据为太子,刘据这位最终没有登上皇位的储君,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他三十多年传奇的政治生涯。
后记:子夫在皇后位三十多年,如果说只是靠谨小慎微的话,那也太片面了,我认为谨言慎行只是她的形式作风,这世上大多是一朝得势就忘了出身的人。
子夫让我佩服的正是这份气度,时刻牢记自己的出身,身居高位依然以身作则,不居功不自傲,她的一生正像老子所说“夫维不争,顾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