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丛帖
大量古代的书法艺术作品,是靠着拓本得以流传下来的。碑帖的拓本起于何时,有很多的说法。宋代程大昌言:“远自秦汉”,明代方以智认为后汉时摹蔡邕石经,“摹则今之墨拓也”,梁虞和《论书表》中有“拓书悉用薄纸”之说。但在隋代之前的著作中,我们还没有看到明确的记载或说明如后世墨拓技术的文献。宋代黄庭坚有“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难买得”的感慨。比较为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是,自唐代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起始有了墨拓本。现存的最早的墨拓本实物,还要算原存于敦煌千佛洞中的唐太宗《温泉铭》。这可以说明最晚在公元六五五年,就已经有了碑帖拓本。
对于学习书法,有了碑帖拓本,较之找真迹要方便容易很多,但是要广泛学习各个风格的作品,还要四处多寻一些不同的拓本,困难度也要大很多,如今虽然有了网络,但是这些碑帖即使拍照或者扫描,其效果与拓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古代难度更是要大很多,于是为了书法学习者的这种需求,丛帖应运而生。
丛帖俗称套帖,从五代时期开始,南唐出现了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丛帖:《澄清堂帖》。这是李后主命翰苑官徐铉摹勒上石的,存甲丙丁三卷,均为王羲之书法,其质量较之后世的一些丛帖高出甚多。北宋敦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尽出宫中珍藏的名迹,命侍书王著摹刻于枣木板之上,刻为《淳化阁帖》,俗称《阁帖》。共有十卷,其中二王所书占五卷。书者从传说中的仓颉到唐人一共一百零一人,其中晋人就占了五十五名。都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原地陷,是我国历史上最低落黑暗的时期,但单就书法而言,似乎不实。《淳化阁帖》中有些考据和编审在后世研究中证明是不尽不实的,但是对于保存前人书艺和启引大量丛帖方面的贡献亦是不可磨灭的。
《淳化阁帖》有很多翻刻的版本,甚至出现了很多以其为基础,增删之后翻刻的丛帖。比较有名的翻刻本有:秦子明请碑匠汤正臣父子刻成的《默江帖》;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元祐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刘次庄刻《临江帖》,即《戏鱼堂帖》,并增附释文十卷。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有《淳熙修内司帖》。此外,各个时期尚有北方本、乌镇本、福清本、贾似道本等等。
关于增删之后的丛帖有增加了王羲之《霜寒帖》、《十七帖》和晋王濛、唐颜真卿帖的《潭帖》(又名《庆历长沙帖》),此贴被认为稍优于《淳化阁帖》。此贴的的意义还在于开创了私人刻丛帖的先河,并衍生出碑匠本、三山木本、长沙新本、蜀本等等。
应该说《淳化阁帖》谱系的丛帖很多,流传也很广,其中被认为质量最高的是宋徽宗时期,由宫中所藏真迹,由蔡京模勒刻石于太清楼,所成的《大观帖》十卷。质量较之《淳化阁帖》其余版本均高,如今流传的为其二、四、五卷。
宋代不属于《淳化阁帖》谱系的丛帖,较为著名的有《越州石氏小楷》,为杨休刻,收《黄庭经》、《曹娥碑》等二十五种,刻工精妙。
明代较为著名的丛帖是文徵明刻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的《停云馆帖》十二卷,海宁陈息园刻的《渤海藏真》八卷,其中首卷列有目录,为丛帖之首创。
清代较为著名的是,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脱口而出,稍微了解书法的朋友亦有耳闻,《三希堂法帖》三十二册,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出宫中所藏历代法书真迹抚勒而成。一至五册收魏到五代十六人书,六至十七册收宋代七十一人书,十八至二十七册收元代三十四人书,二十八至三十二册收明代十四人书,不得不说康乾盛世还是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的。
很多朋友在初学书法时,不知如何下手,那么单单看下《淳化阁帖》和《三希堂法帖》,就可以大致了解书法史上主要书家的艺术概貌了。如果要专攻一家,那么历史上也有一些专题性的丛帖:如《忠义堂帖》,专收颜真卿,由宋代刘元刚刻,共十卷。《西楼帖》,全为苏轼书,宋汪应辰刻,共十卷。还有全为米芾自书自刻的《宝晋斋帖》等等。
如今我们看到的这样的丛帖很少,有的或只求印刷之奢华,能领略历代书家的丛帖不易见到适合的了。
《三希堂法帖》的乾隆拓本曾影印出版,是书坛的一件受重视的大事,其原因在其久负盛名,帖中搜罗之丰富,令人感叹。古人有云:“凡真迹经一番摹勒,便失数分神采。”
笔者手中的是中国书店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原名“温室”,本为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
我们来看看《三希堂法帖》中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古人刻帖的方法,不外乎以油纸照原迹用墨钩出字划两边,称为双钩法,俗称“油条”。然后将油纸翻转过来,再用朱红色从反面把墨钩的字划再描一遍,叫做钉朱;再把描有笔道的油纸朱红一面朝下放在帖石上捶打,称为上石;最后再按印在帖石上的笔迹镌刻。《三希堂法帖》是依靠帝王之力才刻成的,但是制作过程亦大体如此。
但是有些朋友可能发现,如果你对比一些书法真迹的影印版本与《三希堂法帖》或者其他法帖,那么会发现,其中会有很多移行或者挪位的缺陷。这是过去刻帖无法避免的,也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古人有云:“凡真迹经一番摹勒,便失数分神采。”的原印,如今如果可以,能见到原迹的影印版,是更好的学习字帖。当然影印的也会有其他的问题。
不论如何,《淳化阁帖》也好,《三希堂法帖》也好,由于其历史条件的局限,可能无法百分百精确的为我们展现原迹的面貌,但是仍是我们学习书法,了解书法,了解历代书法名家艺术面貌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