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我们的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
问 孩子怎么做要比 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之一。
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1 孩子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形成着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
2 行为以目的为导向。孩子们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其行为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
3 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家长要做密码破译者,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请把这一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
“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
当一个孩子行为令人讨厌时,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对大多数大人来说,很难不去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且很难记得其背后的真实含义和信息——“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 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到达这一目标的孩子。
5 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感。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小学时和院子里邻居的同龄小朋友一起做的事情。那是暑假的社会实践作业,应该就是培养社会责任感。我和朋友抱着家里的自行车打气筒来到院子外的马路边,自己写了一张纸“免费打气”。我们俩就举着这张纸站在路边,等待需要帮助的路人,心里紧张,羞涩,不确定,但又充满了好奇。我们站了大概半小时,本以为不会有人搭理,可出乎意料的是,大概有四五个叔叔和阿姨停下来寻求帮助,他们打完气像我们道谢,甚至有人说要给我们写感谢信,给我们高兴坏了(但并未收到)。这件事已经淡忘了很久,但是居然能想起来,也不知道它对于我童年的心理产生了哪些影响。
6 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7 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错误感到羞愧。其实我们都不完美。
当家长和老师们就孩子的错误传达给孩子的是负面讯息时,他们常常是好意。他们是在试图激励孩子“为了自己好”而做的更好些。
大多数人担心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并且担心如果他们不让孩子遭到责难,羞辱和痛苦,就是在娇纵孩子。大人往往会以对孩子更多的控制来掩饰自己的担心。
其实,还有其他办法——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我们要做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以便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矫正错误的三个R——大人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三个方法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8 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以下书中的例子让我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