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影后短暂的交流会上,我临时性想到几点作了极为简单的发言,但是今天要说的却是众多感触中的另一点:一个男人的格局、一个女人的品格,决定了一个家庭。
我先从女人说起,而且只说电影里的,不说生活中的。电影中的这位妈妈,实在是可恨、可怜、可叹、可耻。在阿东跟他父亲的对话的字里行间,我们知道了这位妈妈,从结婚起就开始嫌弃阿东的爸爸,之后有了两个孩子,不知为何就有失偏颇的“顾此失彼”。我其实很想知道,他们为何而结婚,世界上最大的失败莫过于作出了选择之后不去坚持选择而是懊悔、逃避甚至反抗自己的选择。在这之前允许我先站在她这边一次,作一回自问自答:既然知道阿东爸爸家境贫乏、能力欠佳为何又要作错误的选择呢?依她一错再错的脑经,她以为全村儿的少爷们都想娶她,恕我浅薄,认为不过是她的妄想。疼爱的儿子一去不复返、丈夫因为自己的嫌弃而少回家,阿东饱受无妄之祸端,家庭支离破碎、没有关爱没有温暖。这一家人极大程度上因她而衰败,实在可恨。
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我料想阿东妈妈年轻时有几分姿色,虽家教欠佳但组中长幼看待她却有些娇惯,时代和环境限制了她,她自己也没有去培养与自己追求的东西相匹配的品格,她无明是很自然的事情,是为可怜亦是可叹。之后这一家人的表现大家看在眼里,这位阿东妈妈依然不肯面见现实,不肯好好生活。不肯好好生活,不知道算不算可耻?
世界是奇妙的,而且就是不肯演你设想的剧本。人的肉体人的外貌人的气场会极大的被人的内心精神状态所影响,这句话大家应该自有体味。我扯了这么多带怨气的东西,下面我们来说说阿东的未婚妻,这个令我敬佩的姑娘。
虽然提议把阿东妈妈送到敬老院去,看似无情,但此处有两个问题可做答复:孔子有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不客气的说在她心中,这个老女人自小折磨她的未婚夫,现在还要来抢她的幸福。她心中有阿东,所言为阿东,此其一也。再冷漠一点,这个女人跟她并无关系,只是一个纯粹的负担,她还真没有责任养育这个“妈妈”,此其二。在后面对阿东的姑娘描写不算多,但我认为却是影片的精华之一。她坚强的偿还了债务,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才能做到呢?在这整个过程中又有多少痛苦和压抑在时刻折磨着她?打个血淋淋一点的比方,用一把生了锈的钝刀,在你快要痛昏迷的时候再在原来的伤口上刺上一刀,割上一片肉,嘶喊声都不可能再有了!她坚强、安稳又努力,最重要的是无论生活如何待她,她抱有希望。若是遇见这样的姑娘,往后的生活可就得小心了,毕竟用掉了三辈子的好运气。
十分有意思的一件事,影片中提的十分隐晦。两个女人,经受来自生活的考验:一个未战先怯,一个却得到了自我升华。她升华得遍体鳞伤那也是升华。她迈入宗教的殿堂,内心从此安宁再无畏惧。推测一下她教小孩会是什么样的?她的家庭氛围会是什么样的?我很心疼她,我祝愿天下所有外修慧中,知书达礼之女子都一生安好,不要经历太多。
请允许我来检讨一下男人。本着男女平等,亦是不提生活,只谈电影。首先要说一说格局。《大学》有言,说一个人内外发展都应当遵循这样一个规律: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普通人抛开最后两项不提,其余六宗依次递进,如果一个家庭出现问题、必定是在这六样之中有所疏漏。阿东的父亲,在我看来和我们身边许多努力赚钱的人并无差异,他也是因为环境的问题,没有能学到许多知识、也没有族中长辈教授行走之端庄准则,后来遇到一个行走的负能量体,更是不能正心、诚意,被生活所迷惑。家中事故大小不断,他责无旁贷。他虽不善表达、但内在感情很是丰富;他虽常年不在家,却是事出有因(他哭着腔调的辩解,我是相信的)。后来遇到了这么多的问题,他虽然手足无措,但确是想做点什么。我为他在剧中时而的迟疑和怯懦想了一个借口:历史是前进的,但不也有时候倒退一两步?何况是人呢?
阿东与其父颇有不同。他大概是不知道“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说法的。但是他几乎在各种场合穿着都合乎规矩,这与他的一贯态度是一致的,尊重面见的人、尊重面见的事、尊重自己、尊重生活。我何以得出他对生活心怀感恩、心怀向往呢?大概是他照顾他母亲的态度,又更多是他希望积极回归到正常生活。更或者他遇到这么多那么多的破事儿,但是从来没想过自杀。生活之于阿东,一向压迫沉重,他只要努力只会有一个趋势那就是越过越好,他不需要向往。同时他没道理不向往。那天我在剧场很是客气,只是笑问:农田里的庄稼会收成不好,风来了要倒,雨来了要涝,可你见过田间地头的杂草有啥事?
西方的神话故事里,地狱也不是那么随便进的。门口两只boss级别的地狱三头犬不等你靠近,一口腥味十足的喷嚏都让你化作脓水教你做人,你想体面得死进去都没门。阿东得知有人问他为何不死,只怕是要反讥一两句:中国内地有个那谁说了不是,一个人若是死尚且不害怕了,还有什么能让他害怕的了,他做点什么事业还是不能有所起色的?
阿东的格局全在他的言行之中,我们屏幕之外触碰不到,他的未婚妻却是感受得到,她主动联络阿东便是证明。她看到了阿东身上的坚韧、抗争、不屈等等。他和她都发现他们是同道中人,这姻缘可不是随缘,冥冥中有的是定数。
生活里何止千千万万个念头?我们哪里又能明白哪个该哪个不该?但是无明是常态,大伙儿都是靠着感受内在精神模模糊糊的感召前进,我们不用去追究对错快慢,总是要发现会有人跟自己想着一样的事,迈着一样的步调。这个人逮着了就不要放过。若是在这之前能自我培育一点格局、学得些许教养,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