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镇国塔,是唐咸亨年间(670—673年)文偁禅师主持建造的。开始是一座木塔,用来安放佛舍利的,后因遇灾重建,改为石塔。该塔是一座纯用花岗岩石、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塔心粗壮结实,用横梁斗拱与外壁相连结,具有极强的抗地震和抗台风能力,是我国宋代石构建筑中的精品,也是是中国最大的石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塔造型宏伟壮丽,石雕工艺精湛古朴。壁上所雕的八十尊保护神像,身份、服装、姿态、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突出。
须弥座束腰部嵌有三十九幅释迦成佛连续故事图像,分别以佛本生故事、佛本行故事、阿育王皈佛、佛教东传、比喻经故事等主题而展开描述,每幅主题集中,人物故事则以中土汉地的形象进行刻画,生动细致,引人入胜。
佛本生故事
本生,是佛典十二部经之一,意为本缘、本起。本生经主要讲述释迦、弥勒、阿弥陀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的故事。
本生经内容表现于雕刻、绘画的形式始于印度,北传经中亚、西域到中国、日本;南传至东南亚诸国。自北魏时期起,本生经便成为常见的佛教艺术题材。
童子求偈
又称“雪山童子”,出自《涅槃经》卷十四。
当释迦牟尼佛在前生还是孩童的时候,曾经进入到清净无人的雪山修行。帝释天化身为形像可怖的罗刹鬼,来到他的面前,说了半句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迦童子听了之后,深受记性,心生欢喜,便要求罗刹再念后半句。罗刹却说:“我今天饿了,没法说。”释迦童子问:“你都吃些什么?”罗刹说:“我只吃热乎的人肉,喝热乎的人血。”释迦童子听了,果断地说道:“只要告诉我完整的偈语,我一定用我自己的身体奉施供养。”于是罗刹鬼诵读了后半句偈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迦童子听后,深深体会到偈语的奥义,当即将偈语写在岩壁和树上。然后,他爬上高高的大树,纵身跳下,以此兑现承诺,舍身供养罗刹鬼。这时,罗刹变回帝释天的身形,自空中接住童子,放在地上,并率领一切诸天鬼神为之顶礼而拜。释迦童子为了半句偈语而舍身的因缘,使他得以超载十二劫,先于弥勒之前成佛。
(注:“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意是,生命中所有事物的运行都是无常变化的,生死共存。只有超脱于生死,才能常得无量乐,不再感到生命无常。一劫,相当于大梵天的一个白昼,即人间四十三亿两千万年。)
忍辱仙人
出自《贤愚经》卷二,又称羼提仙人,羼提波梨、羼提比丘,是释迦牟尼佛修行菩萨道时的前生。
在过去久远劫时,羼提波梨与五百弟子居住在印度波罗奈国的深山里修行。有一天,国君迦梨王到山里打猎,追循着鹿群的足迹来到羼提波梨修行的所在地,向他们询问鹿群去向,羼提波梨沉默不语。迦梨王怒问:“你是何人?”羼提波梨答道:“我是忍辱仙人。”迦梨王大怒:“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能不能忍!”说罢挥刀砍下仙人的右手。再问,回答依然如故。在一问一答之间,仙人的手、脚、耳、鼻全被迦梨王砍下,血流如注,痛苦万分。
天上众神为之震怒,一时间天崩地裂,整个波罗奈国即将毁于一旦。忍辱仙人劝阻众神道:“这是过去无数劫中,我的前生在未修佛时曾经残害过他,所以今日才有这样的果报。如果今日我再报复,冤结就永无止尽了!”波罗奈国的百的姓也为之痛恨加梨王。忍辱仙人劝道:“我对大王不曾有过任何怨恨,就如同慈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我所说真实不虚,我的身体就立即恢复原状。”随即,忍辱仙人的身体恢复如常。仙人还许愿,在自己成佛之日,将以慧刀斩断迦梨王的贪、嗔、痴三毒。迦梨王因此而感动忏悔,从此皈依佛门。
(注:佛经中忍辱包含有不忿怒、不结怨、不怀恶意等三种含义。大乘佛教列忍辱为六波罗密之一,这菩萨所必须修行的德目。)
田主放鹦
出自《杂宝藏经·孝感篇》。
传说很久以前,在喜马拉雅山中有一位田主,他发愿要将所种的稻谷施舍众生。有一只小鹦鹉,经常来田中采集谷粒。田主发现之后非常生气,撒下罗网捉住了小鹦鹉。小鹦鹉对田主说:“你发愿要慷慨布施,所以我才来采集谷子。且说田地如母,种子如父,谷子如儿,田主如国王,收获的稻谷都由你支配。”田主听了非常高兴,便问小鹦鹉采集谷子给谁吃。小鹦鹉答:“我的父母双目失明,不能觅食,我采集谷子是为了孝敬双亲。”田主听了,非常感动,立即放了小鹦鹉,并答应它从此可以在田中自由采集谷子。
独角大仙
独角大仙又称一角仙人,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仙人。《大智度论》卷十七、《经律异相》卷三十九匀记载为佛本生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波罗奈国山中有一仙人,因动淫心而精流澡盆。一头母鹿喝了盆里的水而怀孕,后生下一子,形状似人,鹿脚,头上有一角,故称一角仙人。一角仙人长大后,他父亲精心教导他的学习,使他精通十八种大径,行四无量心,得五神通。一天独角仙上山遇到大雨,山路泥泞。他不慎扭伤了脚,因此十分生气地念出咒语使雨不再下,却导致久旱而五谷不生。波罗奈国王便命淫女以美色、珍宝、美食成功诱惑了独角大仙,使他失去神通。
斗勇金毛
即“金毛狮子”、“坚誓狮子”,出自《报恩经》卷七、《贤愚经》。
释迦牟尼佛前生曾是一只狮子,名叫坚誓,浑身金毛、力大无穷,经常在山水之间游玩。有一次坚誓狮子在游玩时,见到一位辟支佛,威仪清净,于是便经常去亲近,聆听他诵读经文。有一位猎师,见到狮子全身金毛,非常漂亮,便想剥去它的皮毛献给国王。猎师化装成僧侣,坐在山林中的树上。狮子见状,以为是真的僧侣,便来舔他的脚,表示亲近,猎师趁机用毒箭射它。狮子中箭后怒吼,想要杀了猎师假扮的僧侣,又突然领悟:“这位僧侣,身着袈裟,是三世之佛、圣贤的标志。我怎么能够对他有恶心呢?”于是,狮子宁愿自己丧命,也不愿意伤害猎师。
(注:佛说,猎师为提婆达多。他是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释迦牟尼佛相敌对的恶比丘,曾经数次设计陷害佛陀未遂。)
舍身饲虎
自《金光明经》。
在过去世时,印度有一位名叫摩诃罗陀的国王。他有三个儿子,大太子摩诃波那罗,二太子摩诃提婆,三太子摩诃萨埵。有一天,三位太子游竹林,见到一只母虎生下了七只小虎。小虎们围绕着母虎嗷嗷待哺,但母虎已经没有丝毫奶水了。母虎和虎仔们饥饿憔悴,眼看着将要被饿死。目睹这一惨状的三位王子带着悲伤离开了,三太子摩诃一个人折返竹林。他来到饿虎面前,发下誓愿:“我为法界诸众生,志求无上菩提处,起大悲心不倾动,当弃凡夫所爱心。”于是脱去衣服,躺在饿虎面前。饿虎被王子的举动所震撼不敢吃他,王子又以干竹枝刺破颈流血。饿虎见王子颈下流血,便吃下了王子的血肉,留下了骨骼。国王得知三太子的死讯,急忙带着王后和两位王子来到三太子舍身之处,悲哀痛哭。之后,国王将三太子的遗骨收殓,造塔供养。
(注:大乘佛教提倡行“菩萨道”的主要精神是舍已利他,普渡众生。而最能体现“菩萨道”精神的是“六度”和“四摄”中的“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舍身饲虎”即是“无畏施”,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雉扑野烧
又称:雉救林火,出自《大智度论》卷十六。
森林遭火灾,林中众鸟四散逃命,只有一只雉鸡奋不顾身地扑火抢救。它飞入水中,用全身羽毛渍水,再飞到森林中洒水灭火。这样的扑救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然而雉鸡却不辞劳苦地往来扑火。天帝释问雉鸡为什么要这样做,雉鸡答:“我救这片森林是出自悲悯众生的缘故。这片森林带给我们清凉快乐,我们所有种类我所有宗亲和诸众生都在此生活。我还有力气,怎么会不去救它?”天帝释又问:“你这样做能坚持多久?”雉鸡答道:“以死为期限。”天帝再问:“你虽然意志坚定,可将来有谁能为你作证呢?”雉鸡立即发誓道:“我的心至诚,如果此言真实无虚,火立即熄灭。”天帝释见雉鸡誓言无虚,便当即降雨扑灭了林火。
天人赞鹤
鹤在印度佛藏中称为“娑罗鸟”。天人赞鹤的故事在《六度集经》中有记载,只是鸟的名称不是鹤,而是鹄,即天鹅。
在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还是一只鹄鸟的时候,生有三个儿子。时逢大旱,找不到食物喂食自己的孩子,就撕裂自己腋下的肉来喂养三个儿子。儿子闻到肉的气味,与母亲身上的气味相似,后又看见是母亲身上的肉,十分悲伤。它们因此闭口不食,并前前后后宁愿饿死,也不伤害母亲的身体。天神见到此情此景,感叹地说:母亲的慈惠无法形容比喻,孩子的孝顺也是世间希有。鸟禽尚且如此,何况人类!
青衣献花
俗称借花献佛。《太子瑞应本起经》、《六度集经》等佛本生故事都有记载。北魏时期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已有此图。
传说昔时有一儒童在外出参访的途中,来到莲花城,听说燃灯佛将到此说法。儒童想用鲜花供养燃灯佛,但全城的鲜花都被国王垄断以供养燃灯佛。后来,儒童遇见一位青衣少女,手捧花瓶,花瓶中插有本支优钵罗花。儒童于是恳切地向少女求花。少女被儒童的诚心所感动,答应给儒童两支优钵罗花,并将另外两枝托付给儒童,请他代为向燃灯佛献花,以续自己的功德。青衣少女还要儒童许诺,在他未得圣道之前,生生世世与自己结为夫妻。儒童求花心切,便依照青衣少女的要求做了承诺。当儒童持花献佛时,燃灯佛为他授记,并告知他将在无量劫年之后成佛,号释迦牟尼。儒童即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青衣少女则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妻子耶输陀罗的前身。
金鹿代庖
很久以前,有一只鹿王,对他所率领的鹿群仁慈爱护。一天,鹿王领鹿群到御花园游玩,宫人发现后报告国王,国王命令用栏杆把鹿群围起来。鹿王见状,全心地对鹿群说:“今遭此灾难,皆因我的误导,我宁肯舍弃性命也要救你们。“说完它带领鹿群走到栏杆旁,跪下前脚,叫群鹿登着它的背跳出栏杆逃命,群鹿照此做了。当所有鹿都逃离之后,鹿王的背上已经是皮开肉绽,血流如注,虚弱地倒在地上。群鹿看到鹿王如此惨状,都徘徊不肯离去。国王见到鹿群如此,不知是何缘故。鹿王对国王说:“由于我对鹿群管教不严,侵犯了您的林苑。现在我虽然身受重伤,但五脏完好,可以让大王美餐一顿,请放过的的鹿群。”国王听后深受感动,责怪自己的贪欲、杀生,罪孽深重。他当即颁布命令:不许打猎,不许杀生,禁食鹿肉。
《毗奈耶什事》有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生曾为鹿王,为救鹿群而丧生,并于临终发下誓愿,待将来得成无上正觉,将令诸鹿得度生死罗网。《六度集经》、《大智度论》、《鹿母经》等都有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修菩萨行时为鹿王的本生故事。
佛本行故事
本行,是佛成佛之前尚在菩萨因位时的行迹,是成佛之因的根本法。《维摩义记》说:“菩萨所修,双胞胎为佛因,故名本行。”佛典《佛本行经》、《佛本行集经》等叙述释迦牟尼佛诞生、出家、成道等事迹,以及弟子归化之经,聚集佛传之大成。
兜率来仪
自《太子瑞应本起经》。
传说释迦牟尼于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居住在兜率天宫,在修业完满时,认为降生人间、化度众生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即乘六牙白象,发自兜率天宫,来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宫中降生。其母摩耶夫人当天在宫中就寝,梦见有六牙白像进入到她的腹中。这时,无量诸天作伎乐,烧众妙香,“于时大地六种震动,于此世间有大光明普比照耀。”
象是佛教中的神兽,力大无穷且性情温和。佛经中关于象的赞美和传说有很多,《宗轮论》说:“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普贤观经》称,六牙表示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足表示四如意,即欲如意、念如意、精进如意、慧如意。
毗蓝诞瑞
自《本起经》。
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怀孕足月,按照当时的习俗,回娘家分娩。在中国阴历四月初八这天,王后来到城郊的蓝毗尼花园。花园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王后在园中漫步,来到娑罗树下,手攀树枝时,班子就从母亲的右胁降生,坠地而立,目视四方,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花。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开口作狮子吼,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一时间,大地六种震动,四天王用彩缯围裹太子身体,天帝落下各色香花,释提桓因一手拿宝盖,大梵天王手持拂尘侍立左右;难陀龙王和优波难陀龙王在空中喷洒甘露,沐浴太子。太子出生后取名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
(注:蓝毗尼位于现在尼泊尔王国境内的特尔奈,高僧法显玄奘分别于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往朝觐,并在各自的传记中信得过详细的描述。2000年,中国在蓝毗尼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华寺”。)
太子出游
悉达多太子在王宫中在贵族生活非常的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记载,他有应季的三座宫殿,着锦衣华服,食山珍海味,时常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太子渐渐长成,他开始对宫中的生活逐步感到无聊和压抑,喜欢独自在幽静的花园中漫步,在浓密的树荫下深思。净居天神便以神力令宫中乐伎在歌曲声中传递出离五欲、趣向涅槃的声韵,让太子渐生厌离之心。太子决定离开王宫,到城外郊野去看看人间百态。当他出东门时,看到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老人;出南门时,看到身体枯瘦、面色腊黄的病人;出西门时看到悲怆的人群为死人送葬。一切所见,引起太子无限的思绪。
沙门示相
自《过去现在因果经》。
悉达多太子出东门遇老者,出南门遇病者,出西门遇死者,这一切使他常常地思索着人生的无常和生、老、病、死的痛苦。当他第三四出游,从北门出,来到郊外的树林,在一执阎浮树下静坐。净居天王化身比丘,身着法服,一手托饭钵一手执锡杖,目视地面径直走到太子面前。太子见了问道:“汝是何人?”天王答道:“我是比丘。”太子又问:“何谓比丘?”天王答:“能破结贼,不受身后,故曰比丘。世间皆悉无常危脆,我所修学,无漏圣道,不著色声香味触法,永得无为到解脱岸。”说罢,天王在太子面现神通力,腾空而去。于是太子心生欢喜,对自己说道:“我先见有老病死苦,昼夜常恐为此所遇,今见比丘,开悟我情,未解脱路。”自此,太子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逾城出家
悉达多太子于三门出游,见老、病、死之苦,深感人世间虚幻无常,决心出家修行。但是他的父亲净饭王不许,太子无奈准备逾城出走。二月七日这天,太子身放光明,照亮了四天王宫和净居天宫。诸位天王遂来礼见太子说:“无量劫来所修行愿,今者正见成熟之时。”太子即于后半夜,骑着白马犍陟,带着随从车匿,在诸天王的帮助下,从北门出走。太子来到跋迦山的密林之中,取宝剑剃去须发,脱下华服、宝冠、璎珞,交给车匿带回城中,径直走向苦行林修道。
雪山苦行
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与五名侍从来到伽耶城南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中,与外道沙门为伍,度过了六年极其艰苦的生活。佛教的苦行称为“头陀”,是指断除肉体欲望,忍受各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的苦行。《大集经》描述他当时的情形:“独处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一米麦,精进昼夜不睡眠,身形唯有皮骨在。”
佛教并不主张单纯苦行,悉达多太子六年的苦行,意在示范教化众生,苦行并非圣道,不能解脱。
牧女献糜
《因果经》卷三记载:悉达多太子在优娄频罗村苦行林的六年苦行,至形容枯瘦,身心衰竭却未能成道,由此悟出苦行不能得到解脱。于是他断然中止苦行,走出苦行林。来到尼连禅河边时,悉达多太子因为身体虚弱饥饿难忍而躺倒在草地上。一位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经过,看见这位苦行的头陀虚脱的情形,便取来一钵乳糜,双手供奉给太子。太子接受牧女的乳糜,同时发下誓愿:当使布施者将来得到眷顾,常平安快乐,消灾得智。太子喝了乳糜之后,恢复了体力,走向林中继续寻求新的得道方式。
连河澡浴
悉达多太子接受牧女所献的乳糜,恢复了体力之后,来到希连禅河沐浴。希连禅河是恒河的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之东。这里的河水清冷湍洄洁净,两岸林木扶疏,花草茂密,河的两岸有很多圣迹。悉达多太子在河中洗净了身体历年的积垢,躺在水中望着天空的白云和飞鸟,远处的群山和河边的野花,对自己的求道之路有了诸多的感想。这里,天上降下宝盖,飘在太子头上;大梵天和帝释天降临在他的左右,诸天神从空中为太子撒下五彩花朵,漂在河水上和岸边。
天王争钵
自《庄严王经》。
天,指帝释天。王,指龙王。悉达多太子在河里洗浴后,上岸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这时聚洛神告诉信女们以食物供养太子。于是信女们用金钵盛满乳糜,恭敬地递给太子。河里的龙妃尼边茶耶也为他送来座垫。太子坐在座垫上,用完乳糜之后,顺手将金钵扔进河里。龙王看到金钵漂在水面上,非常高兴,正想拾起金钵带回宫中供养。这时,帝释天看见了,当即变成金翅鸟,夺走了金钵,带回天宫造塔供养。
道树降魔
自《过去现在因果经》。
释迦牟尼佛一生经历了八个重大阶段,佛典称之为“八相示现”。“八相”中以“成道”为关键,“成道”前夕经历了“降魔”,故又称“降魔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历经六年雪山苦行,悟出苦行并非得道之因,乃至希连禅河沐浴,且受牧女乳糜供养。之后他来到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而坐,发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在太子发誓后的第六天,魔王波旬的宫殿震动,魔王大为恼怒。于是,他手执弓箭率领魔众来到华钵罗树下,威吓太子离座。太子安然不动。魔王放箭,箭在空中坠落,变成莲花。魔王又派三名妖女前去迷乱太子。太子对他们说:“不念无常,而作妖媚,形体虽美,死必当附三恶道中。”三女立即变成丑陋的老妪。魔王又以好话劝诱,称愿意舍弃天上的位置,让太子上天宫享受欲乐。太子答道:“此福有期,要还下生,沉溺三途,出济甚难。此为罪因,非我所谓。”魔王听后老羞成怒,指挥魔军,用种种恐怖状胁迫太子,太子却像看待孩童嬉戏一样,安然不动。魔王无计可施,只能悻悻地撤退。
太子降魔后,“放大光明,入定思惟真谛”。到了中夜,“即得天眼,观察世间,皆悉彻见,如明镜中。”到第三夜,他“逆顺观十二因缘”,最终破除“无明”,在黎明前成道。
由于释迦牟尼佛在毕钵罗树下成道,此树遂称“菩提树”,梵语音译为“道树”。
钵降火龙
优楼频螺加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三兄弟原为印度古代外道之一的事火婆罗门教的长老。事火婆罗门教主张火为诸天之口,将谷物等投入火中供养,诸天得食即能降福于人。迦叶三兄弟各有弟子五百、三百、二百,住于希连禅河下游,教化众生。
三迦叶曾有一位弟子因为生病泻痢而弄脏了石窟,被赶出师门,死后化身毒龙,盘踞在大龙石窟内祸害人畜,迦叶祭请火神仍未将其制服。释迦牟尼成道后,游化苦行林,借宿于三迦叶门下,伽耶迦叶将其安置于石窟内。到了半夜,毒龙现身,口吐火炎欲加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入定现三昧真火,将毒龙收入钵中。迦叶三兄弟心悦诚服,将祭火器具投入河中,率弟子皈依释迦牟尼佛门下。
玉象扫塔
塔,梵语称“塔婆”,即佛塔。佛塔原指安置佛舍利的建筑物,以后也为纪念佛陀诞生处、成道处等,以及为安置诸佛菩萨像、安置祖师高僧遗骨所建的塔。《增一阿含经》记载,值得起塔供人礼拜的,只有佛、辟支佛、声闻、轮王。而《杂宝藏经》、《正法念经》等佛经也都记载有扫佛塔能有福德无量的故事。
大象是佛教中的神兽,它力大无穷,表示法身堪负荷;它身为白色,表示无有烦恼杂染。玉象扫佛塔,清除杂物,象征众生净心供奉佛塔。
乳光受记
传说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阿难外出化度,不慎感染风疾,于是让阿难到梵志摩耶利那里乞讨牛乳。梵志摩耶利嘲笑嫌弃阿难,故意用性情暴烈的母牛供奶。此时,帝释天化作一单子为母牛说法,母牛得闻佛名,一反过去的暴烈之性,变得喜欢供奶。释迦牟尼佛便向阿难说起这头母牛的过去世。原来母牛在过去世曾经是一名长者,因贪图利益又爱抵触他人,死后转世为牛。母牛今生的罪孽已尽,以得闻佛名而供牛乳的因缘,未来当成就佛果,名为乳光佛。
阿育王皈佛
阿育王Asoka,(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佛教护法名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佛教护法名王。其名AS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又被称为“无忧王”。他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之初,追寻他祖父——孔雀王朝创始人旃陀罗笈多的脚步,推行武力扩张领土,被称作“黑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国,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传说阿育王在这一场战役中,亲眼目睹了太多杀戮,深感悔悟。后来他信奉佛教,推行“正法”,停止武力扩张,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的统治后期被称作“白阿育王”时代。阿育王把自己统治的业绩及对人民的教化要求,刻在岩壁及石柱上,即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他在位的三十七年,统一了除迈索尔地区的印度全境,是古印度史上第一个统一王国,空前强盛的时代。
童子聚沙
佛经中称聚沙为佛塔。
传说阿育王过去世为童子时,与诸童子在嬉戏中,聚沙作佛塔供拜。有此事因,诸童子乃得成佛道之缘。《法华经方便品》中记载:“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经律异相》也载有五百童子聚沙为塔的故事:五百童子结伴游戏,在江边聚沙造佛塔。当时天降大雨,江水暴涨,童子皆漂溺而死。有聚沙因缘,五百童子皆发菩萨行,同生于兜率天。佛说:因为造沙塔的功德,即得生天,见弥勒佛。
育王迁善
见《善见律毗婆沙》卷一。
阿育王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残暴的人,性格非常的恶。他是不信佛的。他信仰的是印度原始的宗教,神啊,神的力量。后来,阿育王有一个弟弟随佛出家,证了阿罗汉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启发阿育王,最后阿育王开始觉得自己做了很多的错事,因为他杀了很多人。他后来要杀他的弟弟,他给他的弟弟弄了一个很大的锅,要把他煮熟还是什么。但是他的这个弟弟证了阿罗汉果,他把他的弟弟刚往锅里一扔啊,这个油锅就开出了莲花,他弟弟就坐在这个莲花上,赞叹释迦牟尼佛。经过好多次好多次这样子的教化,最后阿育王开始慢慢慢慢回过头来知道,佛陀所说的是真理,他过去做错了,并从此皈依佛教。
耶舍现通
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后,大兴佛事,供养僧众。当时华氏城鸡雀精舍的上座比丘耶舍,帮助阿育王取埋藏在六处的八万四千颗释迦牟尼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宝箧,一箧盛一舍利,又造八万四千宝瓮、八万四千宝盖、八万四千匹彩绢,并由耶舍使用法力,分送于各地造佛塔供奉。
萨诃朝塔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并州离石人刘萨诃,在睡梦中见一西域僧人对他说:你生来有罪恶,应往会稽顶礼阿育王塔,以忏悔罪孽。刘萨诃醒来后,即出家为僧,法号慧达。他往会稽鄮山(今浙江鄞县以东)寻塔,但数次经历周折却一无所获。一日夜间,慧达忽然听见地下传来钟声,历时三天之后,宝塔和舍利从地面涌出。塔高四十五公分,呈紫乌色,四面镂刻铭文及佛像,中有悬钟。慧达当即依山势建精舍供奉,勤加礼忏,并改鄮山为阿育王山。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晋安帝敕造塔、亭、禅室,命僧众住护。梁武高普通三年(522年),诏建殿堂并赐额“阿育王寺”。唐以后,阿育王寺历经多任高僧大德住锡经营,成为临济宗道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修,改名“育王禅寺”,为天下禅宗五山第五位。
佛教东传
传说佛教传入我国确切年代为东汉明帝永平年门(公元58-75年)。汉武帝(前140-87年)开辟丝绸之路后,佛教的思想与信仰也随着商旅、使团、僧众等流传沿线来到中国。印度、西域的沙门来中国弘法译经,以及中国高僧西行求法的途径,一是陆路:自印度经中亚、河西走廊至中原地区,这是历史上较兴盛的通道;二是海路,自印度经锡兰、东南亚沿海至交趾、广州。由海路来的名僧康僧会、达摩,以及东晋高僧法显归国时都是经由海路而达。
经来白马
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夜间梦见一位金身巨人行走于宫殿庭院间,项背上有日月光辉照耀。第二天早朝时,明帝向群臣询问此梦的含义。太史傅毅答道:“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就是佛。”明帝当即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前往西域寻求佛道。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即于永平十年(67年)用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来到洛阳。明帝在洛阳西阳门外建造精舍,称为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这是佛教传入中土最初的译著。白马寺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
僧到赤乌
三国时,有西域僧人康僧会,于赤乌十年(247年)到建业(今江苏江宁)弘传佛法,设像行道,诵经坐禅,托钵于市。有人报与吴主孙权,孙权召见康僧会,问他有何灵验。僧会答道:“如来仙迹,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曜无方”。孙权认为康僧会妄言,僧会便以三个七日为期,在洁净的室内放置铜瓶,持斋焚香礼请。时限到来时,只听得瓶中铿锵有声,果然有舍利出现在铜瓶中。孙权亲手拿起铜瓶,只见五色光彩,照耀在瓶上。将舍利倒在铜盘中,铜盘竟被舍利的冲力打裂。孙权大为赞叹,从此皈依佛门,并为康僧会建立建初寺,传道译经。佛教自此逐渐在吴都城建业兴盛。
康僧会(?-280年)三国时代译经僧。造福为康居国(今新疆北部)人,后世居住于印度,其父经商移居交趾。康僧会十岁时双亲俱丧,服丧后出家。他精通三藏,拜安世高的弟子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为师,学习佛典翻译。从抵达建业之后一直到晋太康元年(280年),康僧会驻建初寺三十多年,翻译经文七部二十卷。其中,《六度集经》是一部影响很广的佛典。他又为《安般》、《道树》、《法镜》三经作注释,是江南佛教的开创者之一。
锡解斗虎
北齐僧稠禅师,去怀西王屋山修习禅定,路两虎相斗,吼声震山,便举起锡杖向两虎之间掷去。两虎被禅杖分开,各自散去。
僧稠(480-560年)河北钜鹿人,年仅二十八岁即考中太学博士。不久之后出家,拜嵩山少林寺跋陀禅师。后于西王屋山、青罗山等地修禅,于小乘禅观中广弘四念处法,其禅法广行于北地,徒众逾千人。
云岩狮子
《宋高僧传》及《景德传灯录》记载,唐代湖南潭州云岩寺禅僧昙晟出家,在拜谒沣州药山惟俨和尚。一时,惟俨问昙晟:听说你能解弄狮子,是否?昙晟答:是。惟俨又问:能弄得几出?答:弄得六出。惟俨说:我亦弄得。昙晟问:和尚弄得几出?惟俨答:弄得一出。昙晟说,一即六,六即一。双方通过对答解弄狮子,从中悟出佛学哲理。
昙晟(782-841年),俗姓王,钟陵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少年时于石门出家,初参禅门百丈怀海,二十年未悟玄旨。怀海示寂后,参谒沣州药山惟俨,得其真传。后于湖南长沙攸县之云岩山传法,兴扬宗风,成为云岩寺第一代开山始祖,世称“云岩昙晟”。昙晟弟子众多,其中洞山良价传曹山本寂,师徒共创“曹洞宗”。
比喻经故事
比喻教化,为使人易于理解佛教教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者寓言的形式加以说明。比喻教说包括佛传文学、赞佛文学和因缘故事。汉译经论有《贤愚经》、《六度集经》、《百喻经》、《什宝藏经》等。
三兽渡河
自《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
以兔、马、象三兽渡河比喻修行的深浅。兔渡河,浮水而过,不能深入,比喻声闻之人修习四谛法,断除见思惑,习气未断;马渡河,虽不及河底,但已渐深,比喻缘觉之人修十二因缘,断除见思惑,飞扬虽断,但未能净。象渡河,涉河底而达彼岸,比喻菩萨之人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除见思惑,习气尽净而证菩提。
薄荷示迹
薄荷,传说为密宗本尊神金刚玄母的化身。
据聂云台《史镜》记载:唐代有一僧人要到东京,受人所托,带一封信,上写“东京城付薄荷”。僧人来到东京,寻遍各地不见薄荷其人。一天在路上见一屠夫赶一头猪,口呼“薄荷”,僧人试着将信取出,那头猪却像人一样后脚站立起来。僧人将信递过去,猪接过信一口将其吞下,随即化去不见。
禽警毒蛇
自《杂比喻经》。
传说从前有一人在山中修行,因山中多蛇使他非常害怕,修行人便在一古柏上搭床修禅。但他有爱打瞌睡的恶习,使他的修禅没有太大进步。有一位天神想唤醒他觉悟,于是在修行人昏睡时便大喊:“蛇来了!”修行人惊醒,发现四周并无蛇,于是再次昏睡。大神又喊:“大蛇来了!”修行人再次醒来还是看不到蛇,就埋怨有人在作弄他。天神乘此机会劝诫他:“蛇就在你心中,时时刻刻纠缠着你。这组成色身的地、水、火、风四条大蛇,因无明我执的作用,被你妄执为真实的自身,难怪你出不了苦,白费了一段修行时日。如果你不将身上的四大毒蛇除掉,你很难证得果位,只是多费心力,虚度光阴。”修行者听了,猛然省悟,知道只热爱这四大假合的色身,以至于久久沉溺于生死大海经中。从此,他忏悔发奋,精进修持,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位。
人身之四大(地、水、火、风),犹如四大毒蛇居于一箧,四蛇若相互乖违,则众病生。《大智度论》载:“身中之四大彼此,犹如人持毒蛇之箧。”
三车出宅
自《法华经·譬喻品》。
传说一位很富裕的长者,宅第很大。一日,宅第忽然起火,早已在宅外的长者,见他的几个儿子仍在宅内嬉戏玩乐,不惊不躲。长者心急如焚,但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平时喜爱珍奇之物,便呼唤他们说:宅外有羊车、鹿车、牛车,任你们游玩,你们尽快出来。他的儿子们听了之后,急忙跑出火宅,驾车嬉戏。
《法华经·譬喻品》说:“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佛以智慧说法,拨济三界火宅受难之众生,说以三乘。三车,用以比喻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火宅,到达解脱彼岸的三种法门。佛根据众生的不同而说以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以听闻佛声而悟道,称声闻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而称缘觉乘,亦称辟支佛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经六度为乘,称为菩萨乘。
以上前二乘以自度为主,故称小乘。菩萨乘以自度、救度众生具足,故称大乘。三车出宅的典故在唐代以往的诗词中也常见,如唐初宋之问的《广界寺》一诗中,就有:“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的诗句。
三畜评树
自《大智度论》卷十二。
很久以前,迦频阇罗鸟栖息在阎浮提城的比钵罗树下。他有两个好友,一为大象,一为猕猴。他们友好相处,亲密往来。一时,他们议论谁的年纪最大。大象说:“从前看过这棵树,树梢还是在我的肚子下呢,如今长成大树了。由此推测,我的年纪比你们大。”猕猴说:“记得我蹲在地上时,伸手就可以找到树梢。由此算来,我的年纪应该最大。”迦频阇罗鸟说:“我吃过毕钵罗树的果实,拉出的粪便才长出这棵树来。如此推测,我的年经应该最大。”大象又说:“后来出生的要尊敬、供养年长者。”于是,大象背着猕猴,迦频阇罗鸟则坐猕猴见肩上,缓步地向前走。林中的禽兽看见了,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回答:“我们用这种方式来恭敬和供养年纪大的。”此事传开,许多禽兽都深受感动。从此,他们和平相处,互相尊敬,又不伤害人。
流水活鱼
自《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
流水长者与两个儿子水空、水藏到一城郊游玩,见一大水池,水已枯涸,许多池鱼在烈日下曝晒,周围飞鸟围绕欲吞食鱼儿。流水长者顿时生慈悲心,他先从四周找来树枝为鱼遮荫,接着借来二十头大象运水倒入池中,使池中之鱼得以再生。之后他又找来食物喂养鱼儿,又施与佛名、佛法。
此后一日,大地突然震动,众池鱼同日命终,转生于忉利天,成为十千天子。流水长者一天在家中宴请宾客,因酒醉而躺在家里的阳台上。突然十千天子出现在他周围,施与无数珍珠、璎珞,并散天花以报答救命之恩。
有此因缘,传说流水长者后来即为释迦牟尼佛,水空即罗睺罗,水藏即阿难。
丘井狂象
为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为胜光王所说的比喻经故事。《譬喻经》、《维摩诘经》等均有记载,又称“二鼠啮藤喻”、“七喻”。
很久以前,有一男子在荒野行走时被恶象所追逐,忽然见到一口枯井,急忙抓住树藤进入井口躲避。这时有黑、白二鼠啃咬树藤;井的四周有四条毒蛇;井底又有毒龙。男子心慌意乱地晃动树藤,却撞坏了树上的蜂巢引起众蜂攻击。这时有五滴蜂蜜,由树藤滴入男子口中,又有野火烧井边的树藤。男子感到无比恐怖,不知所措。
这故事以旷野比喻无明,恶象比喻无常,男子比喻凡夫,枯井比喻人身,树藤比喻生命,黑、白二鼠比喻白天和黑夜,鼠啃咬树藤比喻邪念消灭,四蛇比喻四界(地、水、火、风),群蜂比喻精神的恶觉观,毒龙比喻死亡,野火比喻衰老,五滴蜂蜜比喻五欲。故事说明人生在世,生老病死之苦可畏,应离五欲以求解脱。
二龙争珠
龙,梵名NAGA,音译那伽。从佛教的角度讲,龙族居住在水中,能呼云兴雨,为守护佛法的八部众之一。《法华经》提到,佛陀说法时,有难陀、跋难陀、娑伽罗、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前来听法。在佛菩萨诸尊中,姚见菩萨的坐骑是龙;西方广目天王亦为诸龙之主,《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说他是大龙王,以无量百千诸龙为眷属,守护西方;水天龙王为密教十二天之一,乃龙族之王,为西方的守护神。
菱形莲花
佛教以莲花为清净之物,《摄大乘论》记载: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十地之菩萨系生于摩醯道罗天王宫,坐于宝莲花王座而成佛。后世供佛菩萨等像,大多安置于莲花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