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专栏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刚需。之所以说熟悉,因为刚需这个词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笑来老师写过的,而且讨论了两周。每当我遇到什么概念是之前读到过的,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相关,或者是发现两个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我就会非常兴奋。我还记得罗胖把这叫做“缝合”,笑来老师说这是“在知识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如果它们算作知识的话)。
言归正传,回到刚需本身。薛兆丰老师是在讲需求第二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弹性会变得越来越高,人们寻找替代品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对策越来越多。)时,讨论了是否存在刚需。这里的刚需是说,某种东西无论价格多高,它的需求量都不变。经济学认为(至少是薛兆丰老师等经济学家认为,因为本人对经济学了解不够多,不清楚在这方面是否还有其他“派别”),不存在这种刚需,因为人会寻找替代方案。
笑来老师文章中讲刚需的时候,主要是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泉,并讲了怎么样培养正确的刚需。我重读了这两篇文章,才“又知道”了笑来老师当时说的是什么。而重读的结果,是令自己“失望”的,这两个刚需之间好像没什么联系啊!经济学提到的刚需,是指对某种商品(或者说物品)的刚性需求;而笑来老师说的刚需,是人主观上要做某件事的刚性驱动力。难道笑来老师说的刚需是可以被替代的吗?
不对,这么想的话,我是忽略了一点,经济学上说的刚需,它的主语是人们,也就是一些人,或者说是价格变化所能波及到的那些人。需求第二定律是说,当某种看似人们所必需的东西(比如水、盐),它的价格高到一定程度,这种东西对于这些人来说,可能就不是必需的了,这些人对这种东西的总的需求量会变少。而笑来老师为我们写的文章中,刚需的主体应该是具体的我们一个一个的读者。如果把笑来老师说的刚需,放在同样的角度来看,考虑一些人(而不是某一个人)具有同样的刚性驱动力,比如笑来老师提到的刚需:为了阅读英文原版书而具有用英语的能力。如果这种刚性驱动力的成本高到一定程度,那些最初有同样刚性驱动力的人,肯定有一部分会放弃这个刚需,但也肯定会有人仍把它作为刚需,也就是说,是需求量减少了,这与需求第二定律应该是相符的。可是我觉得,无论是薛兆丰老师说的那种刚需,还是笑来老师说的那种刚需,确实存在这样的人,可能不论价格或成本多高,都会购买或坚持。因为要么有足够的钱,要么就是真的离不开某种能力。
所以,一个人的刚需是可能被替代的,但某些人的刚需就是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