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与孔墨私学、稷下学宫一样,书院制度是私学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形态。书院的兴盛是文化活跃重要指示,是对传统“庙学”教育的一种补充,可以让读者开阔眼界,活跃思路,丰富阅读品类。明代是书院最为兴盛的时代,它上承唐宋,下接民国,如现存中国“四大藏书阁”“四大藏书楼”,使得各大名家文集都得以保存与发展。宋明时期在印刷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为各地半民间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公认的中国“四大书院”,为学子读书多提供一个渠道。

     平原最早的书院也是在明中后期出现,通常认为是明隆庆年间的“闲道书院”为起点计算,但是仔细阅读乾隆版《平原县志》,发现这个这说不算很准确,因为在它前身还隐藏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但它却是存在的,而且还有二位进士在同一年以它名子写二首诗文,并保留于《县志》内。我们就慢慢把这时间关系捋顺,让大家了解整个来龙去脉。



     先说“闲道书院”早已经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它名字因《闲道书院记》的文章而流出下来,收入《平原县志》内,这书院也因这文章作者提名为“闲道书院”。

先看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平原县治东有“云龙寺”,释氏营建未及成。郑令金谋与乡大夫士,改为书院,额其堂曰“崇正”,而门仍其名,予易以“闲道”

这几句话虽不多,但含有丰富的信息量,我们一一分解。

其一,指明位置“县城东”,结合《县志.学校志》中“義学”篇中记载:闲道书院在东门外里许。具体说:就从新华路与平安大街路口(城东门位置),开始向东五百多米,也就到现在新世纪购物中心的位置。

其二,指明原来是有个很小“云龙”寺庙,不知由何人何年兴建。在嘉靖末年一个僧人想扩大规模,但还没有竣工,主持僧人应该发生了意外,根据后文看像是“去世”,而弟子们又后继无人继续办理。也才有改成“书院”的可能。

其三,知县郑金,与乡绅商议,在原有寺院基础改名“书院”。大殿匾额为“崇正”,门口依旧名,为“云龙书院”。

其四,山东省负责教育的“提学副使”邹善,来平原视察督学,而易改名为“闲道书院”。


从这简单一段中,我们看到“闲道书院”是承接于“云龙书院”,我们需要进一步找到书院时间节点在哪里开始?因为这书院不断传承直到近代教育,或者是现在“平原一中”更早的前世今生。关键从这里提及两个人物“郑金”与“邹善”找答案。

知县郑金在《平原县志》记载于“名宦”,有传记: 郑金,直隶南皮人,隆庆中,由进士任,端方敏练、宿弊尽革,人不得售其奸,爱民犹子、理邑事如家事,区处合宜、不事阿媚。院司有以厨传不丰为言者,弗介意也。临行,犹惓惓邑事,惟恐一旦废弛而小民失业、穷乡下户。涕泣远送者千余人,迄今民皆思之不置。


选取清代《南皮县志》

结合《南皮县志》人物传记记载:郑金,字伯纯,号龙川。研精周易,性孤慎,介取与谨交。父游训后学,以践为先,五十年成进士。令平原,内行洁,均摇役,禁淫修,秦积列。上考迁户部主事,督粮。德例、政绩益蓍事峻。卒于家,祀乡贤,登瀛世。其学赣榆训导《府志列循吏》候楹,字子木,世居南皮,因号渐海宴。冒笑淡泊自适送儒者荣之。

综上简述得出

郑金:直隶南皮县人,生于正德十一年(即1516年),嘉靖二十二年(即1543)举人,好周易。嘉靖四十四(1565)进士,时年五十。隆庆元年(即1567年)任平原知县,成绩卓越,迁户部至事督粮,德例政绩益蓍事峻,卒于家。

这样我们也得出由云龙寺云龙书院上线时年不会早于隆庆元年即1567年。而云龙书院下线时间即闲道书院上线开始时间,只能从那篇文章的作者“邹善”资料中找寻。

      邹善,(1521-1600),字继甫 号颍泉,江西安福平都镇人。邹守益(正德六年的“探花”,阳明心学的嫡传弟子)之三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官刑部员外郎恤刑湖广、嘉靖四十三年(1564)擢升山东提学佥事,嘉靖四十五年(即1566)十月为提学副使,负责全省的教育督察,隆庆五年(1571)离开山东调往湖广参政,在山东任上共有7年时间。万历二年广东右布政使,万历五年谢病归久之、万历十二年六月推荐复出为太常寺卿致仕,弘扬阳明心学。卒于万历二十八年(即1600)。邹善在山东期间广修书院,发展学政。隆庆元年(1567年)他亲自主持重修青州“松林书院”,并易名为“凝道书院”。在济南大明湖的“南湖书院”改为为“至道书院”。在长青县修建“愿学书院”


从中看出“闲道书院”改名最晚时间不会晚于隆庆五年,也就他离开前的时间完成。这样我们平原的的“云龙书院”大体粗略时间先框于隆庆元年(即1567)----隆庆五年(即1671)之间。如果再把事件具体点只能从《平原县志》记载诗歌来找答案。

选取乾隆版《平原县志》

        这三首其实是写一个地方,云龙书院也就闲道书院,邢奎写作是已经改为“闲道书院”但备注上也写原名“云龙”,这就说他写时应在隆庆五年以后的事了。而且邢奎以快到退休年龄了。

《闲道书院》(旧名“云龙”)  明代德州知州邢奎(黄梅,举人)

云龙高栋拱城东,子产当年教化隆。

儒释本来天壤隔,废兴自尔古今同。

董帷灯火琉璃尽,马帐春风贝叶空。

千载斯文有张主,肯教仍作楚王宫。

(典故颇多)

邢奎,黄梅县人,嘉靖廿五年(即1546)举人,累官任德州知州。邢氏是黄梅当地官宦书香大族,其祖父、父亲、弟、子、侄皆进士。邢奎任职于嘉靖末年至隆庆末年(隆庆共在位6年)。

清代《德县志》

      再看剩下二位的李长春与易傲之,都是隆庆二年进士,算是同科同学。明朝一般考中进士当年先熟悉国家法度与办公制度,第二年根据考核成绩再分配,上等去翰林编修,中等分六部行走,下等去县级任知县。所以就知道隆庆二年(即1568)考进士,到隆庆三年分配工作前他们不可能同时来到平原,在看题目中作者都带有当时官职,只能是任职后的事,而且易傲之被分派户部临清分司,就有在职务上来平原的便利。关键人物在易傲之的身上。

《饮云龙书院次韵》明代户部郎中临清分司易傲之(湖北黄冈人)

风送旌旄捐曙云,临岐携手惜离分。

河桥柳色经秋见驿路騼歌带月闻

黄菊香浮金谷酒青藜影拂石渠文

三台咫尺频凝睇,夜夜清光如封君。

(典故多)

易傲之,字惟傚,湖北黄冈人。嘉靖四十三年举人,隆庆二年进士,隆庆三年授户部行人,负责临清分司,擢升员外郎、郎中。万历十七年迁衢州知府。万历二十二年迁四川涪州道、黔云南道监察御史,“播州之乱”期间,为万历二十七年招抚杨应龙,为平叛赢得时间而有功,万历二十八年升四川参政。丁忧回居家,后卒,《黄冈县志》有传记。

这首诗是作者在临清任内的时间,还被擢升,在到任当年内几个月里擢升由正七品级“行人”到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这几乎不可能,最少也得一年或二年时间。有“秋见”说明时间是秋天,即分别送行诗,说明在隆庆四年秋时,“云龙书院”还是没有改名。


选取《黄冈县志》

 

最后一位作者的诗

《饮云龙书院》  明代翰林李长春(四川富顺人)

携来片片岱宗云,把向尊前醉裏分。

落孤起,明荒闻。

砧声凄断连宵柝剑气凭陵逼斗文

纵饮追欢曾此地,已将十日许夫君。

李长春,字元甫,号棠轩,四川富顺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詹事府左右春坊、工部侍郎。万历十九年(1591)由国子监祭酒擢礼部尚书。万历二十年(1592),李献可偕六科诸臣疏请豫教皇长子,帝大怒,礼部尚书李长春等亦疏谏,帝复诘让,二十一年二月李长春、宋仕等去职致仕。著有《棠轩诗文集》。

     最后尾联“纵饮追欢曾此地,已将十日许夫君”,说明他们来平原已经来平原多日,并在云龙书院教学,期间朋友相聚畅饮。也说明在平原即将分离了。他在平原期间还写《鲁公祠》,可惜没有流传至今,但他写完十几年后山东武德兵备李三才(临潼人进士)借韵写下了《鲁公祠送省吾丈入贺用李棠轩韵》的诗却收入《平原县志》内。李棠轩,即李长春,说白就是:借用李长春当年写韵脚来写诗。


乾隆版《平原县志》

      现在把几个人时间重叠一下,准备说:隆庆四年秋之前还是“云龙书院”。而邹善是隆庆五年由山东提学迁升湖广参政,假设邹善离开时山东时间推至最晚也就隆庆五年冬季。但是又根据提学职责多在春季到各地督学考试,如他去青州、崂山都是春天,在《崂山记》明确记载为:隆庆元年春天。督学还有监督县州级考试,根据古代(童生)科考制度:县州考一般每年阴历二月,通过者参加阴历四月份府试,录取后才是童生(儒童或白衣)。院试也成童生考试,每三年考二次,一般在夏季,在府院由省提督学政主持的考试,录取者才为生员(廪生,俗称秀才)可不交税。而乡试是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有廪生、贡生参加的考试。

所以上所述推断:邹善在隆庆五年春季来平原,这次把“云龙书院”提名改为“闲道书院”。在《临邑县志》人物《邢侗传》有记载:邹善下访督学发现临邑的邢侗、平原的张敬、陵县的徐迪吉、德平的葛曦、聊城的吴道升等人才,招入府院培养。

这样“云龙书院”为平原最早的书院,从隆庆元年(即1567年)郑金春来平原当知县,到隆庆五年春(即1571年),之后为闲道书院


至于开始说道与现在高考出名的“平原一中”渊源,还得沿着历史长河向后捋:

 闲道书院在东门外,在隆庆五年(1571)春由山东省提学副使邹善把“云龙书院”改名“闲道书院”。中为“崇中堂”三间,耳房二间,后厅三间,东西号舍共十间。万历年元间(即1573)因受书讲课人兴一时。清嘉庆三年(即1798)闲道书院久废,有邑绅张予定、董芸(探花郎董讷之曾孙)等人重修,改名“景颜书院”,并以城内“颜鲁公祠”并称出名。

  光绪二十九(即1893)在闲道书院废圮上创办近代县高等小学堂,是近现代教育方式的开始。民国四年即1916在东边扩建宿舍。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内部设立高等初级中学,这也是现代平原县公办中学的前身,现在平原一中的华诞也是以1926年为起点算起,到2023年秋季已是九十七周年。经过年抗日战争,解放前旧址破损严重,解放后,新的小学选在原明代官宦宋仕家族墓地前梨树花园,所以后来都称“平原花园小学”或“平原花园试验小学”,这也是本县最优秀的小学。2021年“花园小学”二期扩建现场,就挖出明代宋氏家族五座高规模官宦墓葬,也证实这地名由来。而平原县中学部分迁至西门内,即今天校址。现在平原一中是平原县数千万莘莘学子的梦想之地,是成才的“学宫”,这是实现人生“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步。


本人:刘涛,笔名:南雁北望,古诗文爱好者,家乡文化的整理者,平原县乡土文化的传播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