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我想坚持下去的事情 但是懒惰使自己总是停留在读一读而未写一写的状态,于是想到一个方法 将每日的读书笔记发表于此,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和动力。8月阅读书目《延迟满足》。
8.1日阅读目录、推荐序、引言部分。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想大概意思就是当需要时不是立即给予或索取,让自己先放空一下,想会静静。于是静静表示她很忙,每时每刻那么多人想她,书中是从棉花糖实验入手,这个实验知道,但也仅限于知道,自己理解的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不然人生容易跑偏。这本书将开启我的头脑风暴,去了解更多其他的内容。
首先是目录部分一共四个章节,就像我们说小个子的人老长心眼不长个,脑子里全是闪光点,本书章节虽然不多,但浓缩的都是精华。本书第一部分讲述了棉花糖实验的故事,被我们找到了冷却冲动诱惑 延迟满足并实现自我控制心理过程和策略,以及实现这些的脑部机制。第一部分制造了一个谜题,对于那些能够等待更大的奖励而没有按响铃铛满足小奖励的学龄前儿童,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为什么可以预测其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呢?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做出了回答。第三部分分析了自控力如何影响从学龄前到退休规划的整个进程,以及它如何铺就了创造成功和积极期望的道路,即我认为我可以的决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也指出了自控力的局限性:拥有太多自控力的人生也可能像没有自控力的人生一样缺乏成就感。在第四部分分析了棉花糖实验对于公共策略的启示,主要关注从学龄前就将自控力课程纳入教育干预,从而为生活在有害压力条件下的儿童提供构建美好人生的机会。讨论了自控力基因和大脑可塑性的研究结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于人性的认识以及对“我们是谁”,“我们能够成为谁”的思考。
推荐序:部分自控力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帮助我们。作者将自控力的研究与深入,使他登上了20世纪最著名的100位心理学家排行榜的第25位,很了不起的一个排名,词语匮乏的我只能表示太哇塞了!全书的主体就清晰,通俗易懂的讲解了延迟满足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影响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用什么策略来塑造自控力?如何将这些能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众认知的自控力就是忍得住-可以调动意志力来控制自己。作者阐释大脑的冲动系统和冷静系统,说明了我们需要再做一些关键选择的时候,学会切换系统,就像我们开车换挡一样。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想象着和读者随意聊天的场景,虽然这是一本正儿八经严谨的心理学著作,但读起来却毫无晦涩感。就是我们说的接地气,不用怕读不懂,用通俗的语言传授知识,包读包会还不额外收费。
第三部分是引言,自我控制策略是可以习得的。控制力不是天生就有。作者写这本书的初心,是通过研究发现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而延迟当下满足的能力,是一项可以习得的认知技能。这项技能在幼年时期就可以显现出来,并能够进行测量,对人们的终身幸福和身心健康具有深远影响,并且是可以进行修正和加强的。就像我们升级打怪,从青铜到王者。棉花糖实验是于20世纪6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中开展,具体实验内容不做过多陈述,大家都有所了解。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学龄前儿童在等待时的表现,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做到延迟满足的,又是如何失败的?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未来的生活,就是我们中国古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知一生。在棉花糖实验中,作者讨论意志力是什么,不是什么,干扰意志力的条件,能够形成意志力的认知技能和动机,具备和使用意志力的结果。并且挖掘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的启示,从而重新思考一系列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类大脑中有两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一个是冲动系统-感性的,反射性的,无意识的,另一个是冷静系统-认知的,反思的,缓慢的,费力的,这两个系统在面对巨大诱惑时的相互作用方式,揭示了学龄前儿童是如何应对棉花糖实验的,以及意志力是如何发挥作用或失败的。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自洽》作者史欣悦,赞誉此书:自律程度基本上决定了我们是谁,学会延迟满足才有可能实现我们能成为谁。这本书最好看的地方就是把如何通过自律塑造现在之我,成为未来之我彻底讲透了。
此书写给我们当中曾经像作者一样与自控力作斗争的人,也是写给想要深入了解人类内心活动的人。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学习此书,认识改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