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农活就那么多了,结果后来一想,还有很多,那就继续掰一下吧。那时的农村一年四季不得闲,也就正月里能玩,出了正月,就开始忙。家里都养着牲畜,因为粮食除了交公粮和提留,刚够吃,只能养点牲畜卖钱,还可以帮忙干农活,牛可以拉犁,马可以拉车。因为养的牲畜多,草是不够的,粮食秸秆也都喂了它们,所以柴火就没了。我们从小都知道拾柴火,干树叶都会抢。因为树叶用处大,可以烧火,也可以喂牲畜。
记得一次上班在路边等班车,发现那么多树叶都被清理,据说拉出去点火烧了,同事还跟我说呢,你看这真是太浪费了,我们那时都抢不着啊,哈哈。煤实在没钱买,炉子也是用土做的,那时我们都是买煤灰,然后去地里弄点生土,和成碳泥,开始是直接把碳泥倒盆子里,放炉子边烧,湿的碳泥肯定抗烧,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农民的智慧也是无比的强大。后来条件好点了,把碳泥晒干再烧。后来我还记得做过蜂窝煤,现在肯定是买煤块了,煤灰的时代过去了。
农民都热爱土地,是有缘由的,那时土地的功能是巨大的,不但能种粮食吃,还能盖屋子,垒灶台,垒炕,做炉子,盖鸡舍等等吧,所有这些基本都是土坯的功劳,因为那时候没钱买砖,都是自制土坯,土坯分两种,一种是用砸的,制作土坯的工具并不复杂,一个杵头,一副坯模、两块垫板即可。
杵头用石头碫打而成,其模样活像立起来的切去两头的大西瓜,上下两个平面,四周滚圆。上头平面上有个圆型凹槽,用来安装立柱和手柄。垫板一般有石板、木板两种。坯模用柿木等比较坚硬的木材制成,组合起来像个空壳的“且”字,三横两竖共五个组件,其中一横两竖是连在一起的,顶端用绳子固定。
另外两个组件,一个是插板,一个是脚扣。制成的土坯长度相同,都是1.2尺,宽度则有6寸和8寸两种型号,制成的土坯也分别称为6寸坯和8寸坯。这个因为父亲记性不大好了,说的不清楚,我从网上赵长生老师那里搜来的,砸坯一般在雨水较少的春季或秋末进行,为的是防止雨水浇淋引起坯垛倒塌。
工作时,一人砸,一人供土。技术熟练的砸坯人,双手收放杵头,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简直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有的人一天甚至可以打出六七百块土坯。当然供坯模也不轻松,从清理垫板、整理拼装模具,到撒灰、装土,要一气呵成;不然就会影响砸坯人的正常工作。
有经验的工匠夯制前几天在土堆上泼洒一定的水,施工时恰好达到预期的含水量,当地称这个土料的准备过程为 “潮土”,然后用“机母”(土坯的模具)夯制土坯。当地工匠将土坯的制作过程形象的概括为“三锨六脚三夯”。
在夯制土坯时,将模具固定好放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加三锨土料即“三锨”,用脚将土踏实,踏时通常须移动脚步6次即“六脚”,用夯锤夯实时有经验的工匠只用三夯锤即“三夯”,土坯即已夯制完毕。
码坯,俗称垛坯,那可是个技术活。通常新砸出来的土坯,与杵头接触的一面都略微大一点,垛坯时须有意用劲儿墩一下,使坯的下侧与底层土坯平稳接触,使立放的土坯略微向手腕儿一方倾斜。一些新手因不懂这一技术要点,常会使得坯垛逐层向同一方向倒塌,俗称“摸排”,将使几日辛苦付之东流。垛坯时坯与坯之间留有自然通风孔,经过十天半月自然风干,就可以用来砌墙了。
当时我们盖屋本来砸好了土坯,可惜一场雨都淋坏了,可是已经订好了日子,只好到处借的另一种土坯。这种土坯只用模具就行,北方地区表层土多为黑土,并不适合制作土坯,黄土粘性较高,适合制作土坯。
一般都是将地面黑土挖去2米深左右,即露出黄土,将黄土用水泡散,加入稻草或者各种毛发等,拌匀以后装在用木板制成的模具里,一般多为500mm X 250mm大小,厚度100mm 木板模具要沾水处理,每制作一块都要沾水,目的是防止黄泥粘在木板上,用脚踩实或者用木板拍实,一块坯就制作好了,抽出模具,在开阔地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干透即为成品。
土屋的地基由山石砌成,墙体就是土坯了,一般土屋分三个房间,屋脊为三角形工字结构,由纯天然的木质檩、梁、椽、荆材料打造而成,屋顶面最先是小麦秸秆,后来有钱之后换为青色或者红色砖瓦。
外观上看上去这种房十分原始和简陋,最怕雨淋,然而土坯房就地取材、简单环保、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其好处优点还是很多的。 即使房子不用了,换下来的土坯还可以运到地里做肥料,现在的房子都是水泥钢筋混凝土,拆了之后那一地废墟,就只能当垃圾了,真是让人心疼。
我老家父母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土坯房,70年代盖的,外面包了一层砖,我父母说盖了这五间屋子,才用了4000块砖,我伯父的屋子去年才盖的,用了35000块砖,零头都不够啊,不过他家的房子大,我家的小。我家东邻也是新盖的砖瓦房,他家老太太老是抱怨屋里热,说是摸摸墙都是热的,哈哈。
第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工具
第二种制作方法
第二种土坯晾晒
土坯屋子
那时耕地都是人工的,最开始的时候队里没有足够的牲畜,是需要人来拉犁的,我母亲说一般前面两个妇女,后面一个男爷们扶犁,因为扶犁是技术活,也需要力气的,女人基本干不了。
母亲说记得那几年挨饿,还要拉犁,地又干,累的人受不了,阿亮他娘对我母亲她们说,你们都有娘,你们别哭娘,说完就放声大哭:“俺那亲娘哎,你说你走了去享福了,留我在这受罪,吃不饱,还得当牲口使,没法活了,俺那亲娘哎,你怎么不带我去享福,这过的叫什么日子啊,啥时候是个头,俺那亲娘哎……”闻者无不动容,那个年代,村里谁不饿,谁不累,谁不苦呢,大家都悄悄的抹眼泪。
可是为了孩子,为了老人,还得活着,还得继续干。母亲说就盼着啥时候能吃上大白馒头,还能吃的饱饱的。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现在的日子,不用交提留和公粮了,国家还给补贴,还有养老金,看病还能给报销,太幸福了,父母那一带人很知足。
那时候农民家里基本都喂鸡,一到开春,村里就听见吆喝“赊小鸡唻——赊小鸡”,赊鸡人天天起个大早,当时没有交通工具,走路是靠两条腿的,挑着担子步行过来,边走边吆喝,村里人听到赶紧围上去,因为买鸡不用现钱,都是记账,秋后鸡下蛋了再来要账。简单的生意,简单的思想,简单的生活。
我母亲说鸡下蛋之后都是舍不得自己吃的,一般攒到二三十个就去卖掉,换钱花,哪像现在,养了五只鸡,还不够他俩吃的,一天吃好几个,我都开玩笑的说你们少吃点,人家说一天一个鸡蛋营养就够了,省下来我们也吃点土鸡蛋。今年母亲又买了10只小鸡,秋后就能吃土鸡蛋了。现在都是现钱交易,吆喝也已变成卖小鸡,赊小鸡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羊一般都是上坡干活的时候牵着,用橛子插地头上,那时没有灭草剂,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放心草,等羊橛子附近的草吃完了的时候,干活期间可以挪几处地方,羊的肚子小,等干完活,基本就吃饱了。牛不行,肚子大,得牵着它们到处找草吃,这就叫放牛。我们村基本家家都养牛,放牛只要孩子在家,都是孩子的活,三五成群,一块牵着牛,嘻嘻哈哈,就上坡了。
大牛都有鼻圈,比较听话,小牛不行,刚开始太小还不能栓,就会到处跑,跑远了老牛就哞哞的叫,听话的小牛回应一声,就回来了。淘气的小牛经常到地里去吃庄稼,特别累,得好好看着,不断从田地里往外驱赶。最省心的就是村南边有一个孤岛,水不深,把牛赶过去,就不用管了,玩牌,玩石子,踢毽子,跳绳,干啥都成,牛不会自己出去,也不用担心小牛吃庄稼,太爽了。
我家的牛基本每年都会下一头小牛,母牛的基因好,生的小牛特漂亮,村里人戏说谁家养的牛随谁,说我家人都是大眼睛,牛也大眼睛,带出去人家都稀罕,卖的时候也好卖。小牛母的比公的值钱,母牛养大了既能干农活,还能生小牛卖了赚钱,好像是那时候的动物母的都值钱。母亲说现在的鸡鸭什么的公的值钱,因为城里人都去买着吃。
母亲还喂过兔子,一般的家兔,还有长毛兔都养过,所以那时候的人们特别累,养的家畜多,农活也多,想想一年到头,真没几个轻松的日子。所以现在农村里的老头老太太聚堆,经常听到他们说,这么好的日子,咱们得使劲活啊。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