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体性”神话
作者第一节中提到了教学的四个要素: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而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但是我觉得这个不适用于低年级的孩子,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电脑课,很茫然,课上做的每一个操作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一个好的开始才能造就接下来好的学习。但是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彻底成为学习的主体。拿五、六年级的孩子举例,他们在学了几年电脑课的基础上,对电脑有了一定的使用能力,在面对新的课程内容时,教师不仅是要让他们对所学有兴趣,同时要引导他们有自发去学习的愿望。所以在课上,我通常会先引起孩子们对学习那些新命令的兴趣,然后是抛出任务,由他们自己去分析,解决任务,以小组互评的方式选出最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只是进行纠错引导,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学,去做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润泽的教室”是主体性神话的对立面。“主体性”是植根于去掉了“被动性”的单方面的“能动性”。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绕口,很难理解,看了作者的解释后豁然开朗:作者以一些事例说明了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其实,我也是大多数中的一个。在我的课上,我也会去那样衡量一个学生他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有的时候,我希望学生能够把我的话听进去,就会以提问的方式,请那些我认为他们没听的回答,而不是那些举手举的高高的孩子回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被叫起来就答不出来,有的孩子,也许真的是很认真的在倾听,只是他习惯了用一种默默的方式。
倾听学生的发言
一节课40分钟,孩子们的发言有几分钟?我自己从没有算过,因为作为教师,肯定是自己说的多,孩子说的少。教师说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好好的听着,拿孩子在说的时候,他肯定也希望老师能够好好的倾听。在课上,教师要求孩子们该听讲的时候就该听讲,该操作的时候就操作,虽然严厉,却也是为了保证一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没有错,孩子们也没错,但是教师把上课当成是任务,孩子们也会一样。当他们觉得上电脑课成了自己的负担,心里就会排斥,我不想那样,所以我尽量安排好短暂的40分钟,让孩子们在课上能够和老师一起畅所欲言,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可以开心的期待着下次课的到来。
教育改革是一场漫长的革命,这本书,对于身处新教育学校的我们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会细细的读完这本书,把书中好的方面实践到我现实的教学中,让我的教育人生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