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到的诽谤,在你这儿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就可以称得上明智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里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也可以说明你很有远见了。”
解读:1、这一节讲的是孔子告诫子张,作为一个领导要有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不要被周围亲近之人的言语影响到自己地决断,在做决断之前要问问自己这是不是自己做出来的一个推理。如果能做到不被周围亲近之人的言语影响自己地情绪和判断力,这就是明智,更是有远见。
古代明智的君主一般都会控制的很好,像古代被奸臣进谗言而陷害致死的忠臣良将也是比比皆是。虽然都说是奸人所害,但如果最高权利的皇帝能够做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那岂会有这么多忠臣良将被害。比如:比干、晁错、岳飞、袁崇焕......所以在一定位置上的领导们一定要学会三思后行,不能被“浸润之谮,肤受之愬”所影响。
2、每个人都很难改变大脑中简单的推理,即使这些话语和事情你内心深处并不相信,但架不住每天在你面前不断的出现,不断地有人跟你说,这样重复的次数多了,也就影响了个人的判断力。就像“三人成虎”的故事一样,一个人说不信,两个人说将信将疑,三个人说就成真的了。每个人都会有被别人左右判断的时候,所以不单单是领导,所有人都应该在做出决断之前想想这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只是一个猜测而已。
3、当然,作为一个领导人,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是为了让事业、工作更好。但依旧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自己是一个摇摆不定、容易受影响的人,也就不配做领导了。
另外一方面,樊登老师最后讲要小心身边亲近之人的言语,我个人觉得,作为领导应具备很高的识人辨人的能力,如果连这基本的能力都没有,亲小人远君子的话,也不会是什么好领导,更谈不上明智这个层次了。所以,如果身边亲近之人都是正直、有利有仁的君子,那也不会做出“诬陷、进谗”之事。
所以最终还是要看这个领导的个人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