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堤下的思念

        7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在黄河入海口处,黄河坝堤下的红高粱已成熟。一棵棵高粱在风中摇曳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这是劳作人民日思夜盼的声音,这意味着家里可以添口粮了。那大片的红浪在风中起伏着,惊艳着那时那刻的岁月与时光,也点亮了百姓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坝堤下,生产队的人们正干的热火朝天,歌声飞扬。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堤岸下,劳作在黄河滩上。他们对黄河滩的感情好比歌中的鱼与水、瓜与秧。迎着歌声,三五个还未入学的男娃娃悄悄溜进了高粱地。

      “哥,这个高粱秸秆咋不如以前甜了”。最小的娃娃问着身边的小大哥。

      “高粱都要熟了,还甜个啥,快别吃了,咱们去那边看看有啥吃的没。”娃娃群里的大哥说。

        “不好,妇女队长来了,赶紧跑。”

        转眼间,那几个男娃娃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娃娃群中的大哥是我的父亲,嘴中喊的妇女队长是我的大姑。

        那年,大姑十七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她穿着藏蓝色的碎花小花褂,短发齐耳,个头高挑,面容白净清秀。她走在高粱地田垄上,红艳的高粱穗低着头,映红着她淳朴的脸,她穿过棉花地,她和朵朵的白花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朴素而又温暖画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姑美的低调而又温暖。

        她是生产队里的妇女队长。她能干,能吃苦,为人友善。她喜欢唱歌,也喜欢干活的时候带着大家一起唱,她最爱《大海航行靠舵手》。

        那个时候,我家生活极为困难。爷爷腿脚不好,身患哮喘,没法下地干活。奶奶裹过小脚,大爷刚去外地参军,父亲年纪还小,家里家外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大姑一个人身上。白天,她在生产队劳作,晚上,回家要帮着奶奶缝缝补补,做衣纳鞋底。大姑格外心疼自己最小的弟弟(我父亲),总把自己所有能省下来的吃的、用的都留给自己的小弟。在那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时代,就连父亲上学时往学校交的喂猪的野菜,也是大姑起早贪黑把野菜从地里剜来交给学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彼此间的付出与馈赠把姐弟的情谊拉的很近。家里一年吃不上一回肉,父亲就去河滩上摸鱼。每逢黄河汛期一过,河滩上坑坑洼洼的水里就会有鱼。家里没有渔网,父亲就徒手捉鱼。煎鱼没有油,就在锅底干煸。那时,没有油珠的鱼汤,依然是最鲜美,最期待的伙食。每次鱼汤一出锅,盛出来的第一碗是会让父亲送给在坝堤下干活的大姑。父亲每次看着自己姐姐喝下自己的鱼汤,内心无比满足。在父亲幼小的心灵中,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是从大姑身上开始认知的。

        后来,家中生活稍有改善,家里开始盖房子。在农村盖房子,是把一个壮劳力都能累的脱几层皮的重活。年轻的姑姑像个男人一样挑起盖房的重担,打夯、推土、和泥拉坯,休息间隙还帮着奶奶照应帮忙的劳力。

        终于,新房落成了,可是,姑姑却病了。那个时候她只是提到身体不舒服,浑身疼,嘴上却说歇一歇就会好,其实在内心深处,她是不想给家里再多增加一点负担,因为盖完房子后,家人在生活上已是捉襟见肘。病情一直拖拉了两年多,直到后面病情愈发严重。于是,裹了小脚、大字不识的奶奶带着姑姑去济南看病了。那年,父亲只有十来岁。奶奶带着姑姑走后,他每天顺着黄河坝堤走啊走,走出村口,穿过邻村,直到走到镇上在有车辆来往的路口等奶奶和大姑。等不到她们,他就去河里、湖里捉鱼等着大姑回来吃。终于,奶奶和大姑回来了。回来那天,奶奶带着大姑绕开了人多的大路,沿着坝堤下的小路悄悄回了家。回来后,大姑趴在里屋的炕上大哭,怎么也停不下来。奶奶也红着眼圈掉着眼泪。捉鱼回来的父亲呆呆地站在门口不知所措。那天的鱼汤熬好了,却没有一个人动碗筷。

        1976年,那是个初秋,红高粱还没红透,距离姑姑从济南看病回来没多久,她就走了。大姑走后,年少的父亲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个人沿着黄河坝堤奔跑,试图在从坝堤下再看到大姑的身影,少年的悲痛顺着弯弯曲曲黄河坝堤流淌到了远方。他用了很多的日子疏散内心的悲伤,从高粱青到高粱红,在瑟瑟的秋风里,他每日都会在坝堤上奔跑,却始终没有跑出悲伤的尽头,没有逃出滚滚黄河水的呜咽声。坝堤下的高粱又红了,只是再也没有了那个辛勤劳作的身影。

                      “鱼儿离不开水,

                      瓜儿离不开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每逢思念姑姑,奶奶就会哼唱这首歌,直到父亲成了家,有了我,奶奶依然会哼唱。在我的记忆中,她唱着唱着就会哭了,然后边哭边唱,旁边的父亲也默不作声。能干、善良、漂亮、有担当是后来父亲给予大姑的评价。听着父亲讲大姑的故事,我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原来有她如此多的付出。

        后来,奶奶带着对大姑的思念也走了。家里再没有人哼唱大姑姑喜欢的那首歌曲。

        父亲跟我说,奶奶走后,他没事的时候也会顺着现在的黄河大坝走一走,听听黄河的流水声,想想过去的人和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