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即公元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因身份不同,考虑事情的重点就不一样。梁惠王是一国君主,他希望自己的国家在各诸侯国中如何能强盛?而孟子一个思想家,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去游说诸侯,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一个想的是现在,一个想的是长远。
在本文中,我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了“民”的范围。文章一开始,梁惠王就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凶年时“移民移粟”地“尽心”为政,却民不加多。其实梁惠王想要的“民”是能打仗的“民”,即那些壮年的男子。而孟子心中的“民”是所有的“黎民”,包括那些“五十者”、“七十者”。
二、注重百姓的基本生存权。文中提到要让百姓“生养死葬无憾”,能让百姓活得起,让百姓死的有尊严,这是百姓的基本权利。如何让百姓有生存权,那就得让利于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节让百姓有时间去种植,在该砍伐树木的时节让百姓有时间去砍伐,让老百姓能有时间捕鱼,不要因“王好战”而耽误农时、捕鱼、砍柴。所以孟子提出的“王道”应始于不好战,保障百姓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三、增加民众的幸福感。让百姓有田有宅,不挨饿不受冻,还要为梁惠王心中想要的那些“民”解决后顾之忧,即让这些“民”的家人能衣帛食肉,丰衣足食。每一个士兵的背后都有一家人,解决了一家人的问题,这些“民”自然是非常乐意到你的国家中来的。
四、注重礼乐教化,社会和谐。当百姓的物质生生活得到保障了,自然也要让百姓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文中提到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通过礼乐教化,能构建老有所养、民风淳朴的和谐社会。
五、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自我反思的品质。文中孟子已经认识到了人的不平等,阶级分化严重。诸侯贵族太过奢靡,放任其养的猪狗吃本当是人吃的食物,而当黎民百姓出现有饿死的情况时,却坐视不管不救济,甚至于把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归咎于年岁,不从自身找问题,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孟子一针见血指出了所有问题的根源,那就是作为统治者缺少仁爱之心,没有自我反思的意识。
纵观文中孟子所有的仁政思想,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孟子考虑一切问题时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正是他的“民本论”思想。正因为心中有百姓,虽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最终也没有实现他的治国理念,但他的思想却流传后世,为后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