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十一长假,看着小伙伴们天南地北双飞客,可劲儿的玩,徒生回老家故地重游的念头,说走就走,坐上高铁三个多小时就到潍坊了。
坐上长途车,一路颠簸,到了寿光换车继续走,随着距离老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心情小有激动。路过一个热电厂,大烟囱里冒出呛人的烟,感觉烟的粉尘颗粒很大,看看周围几个人恍然大悟,怪不得人家都戴口罩呢。
看路上的路标距离老家还有几公里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雨,好像是为迎接我下的雨。听到司机报站说都羊桥了,我赶紧问司机是老羊桥吗,确认了后,老家的街道清晰起来。
在邮电公寓下车,我印象中这里是百货公司所在地,也就是这个小镇的中心,雨越来越大,搜了几个宾馆都不理想,就就继续向东走,大概在老家房子的南边一个路口找到一个商务酒店,看着还可以就住下了。
雨还在下,向服务员借了一把伞顶着雨向码头方向走,没有看到熟悉的街道,鞋也湿透了,赶紧往回走,在路口一个海鲜餐馆,看到鱼比较新鲜,要了一盘狗光鱼,一盘炒米饭,红烧鱼味道不错,老板娘说她儿子的船出海打的。
老板娘是东北人,来此地二十多年了,做买卖还比较诚实。
吃过饭,雨还没停,下午坐车的时候看到一座桥,听说是小清河大桥,过河不用摆渡了。路上挺黑的,深一脚浅一脚的上了小清河桥,码头的灯光不是很亮,岸边有渔船在卸货,渔民们都在忙碌。
小时候听姥爷说从羊桥西到东边我家住的地方有二里地,这次重新从西向东走了一次,还真差不多。小时候差不多每天都去姥姥家,感觉这二里地特别漫长,尤其到了晚上往回走,走着走着都要睡着了。记得一个寒冷的夜晚,妈妈带着我们从姥姥家回自己家,我困的不行了,在羊桥的东边,一个昏暗的路灯下,有一个卖花生的老头,一股香味冲淡了我的睡意,妈妈花了一毛钱买了一捧花生,给我们放衣服兜里,到现在这个花生香味还依然记得。
记得有一次去姥姥家,过了羊桥,趴在桥头的栏杆上往河面看,河里有许多漂浮物隋水漂流,突然发现靠海边的地方有一块钱,我赶紧下桥把钱捞起来,那时候,一个小孩儿有一块钱,是个天文数字,那时候我记得毛蚶一分钱二斤,海螃蟹8分钱一斤,杏子也就是一两分钱一斤。一块钱能买许多东西。我都买糖吃了。
我们家住在三间小房子里,是那种红瓦的房子,虽然很小,那时候还算是好房子。院子里南屋住着本家的太爷爷,太奶奶,他们一直帮助我们家,妈妈在学校工作,有时没时间做饭,我们经常吃他们家的饭。太奶奶还教会我擀面条,我七八岁就会擀面条,蒸馒头了。要是妈妈说我,打我,太奶奶总是迈着裹着的小脚,飞快跑过来护着我,指责妈妈。记得太奶奶总是戴着一顶平绒的黑帽子后面盘着一个发髻,标准的老太太打扮。她有一个纺车,用棉花纺线,有时候我也去转几下玩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