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层峦叠嶂,蓝天白云,明月星空。虽然向子村风景如画,但刚刚到村里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看好我这抛家弃业从大城市搬到小山村的决定。当初组织安排我来接棒罗乐的扶贫工作,我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我本农村娃,下乡如回家。20年前从农村走到城市,如今又有这样的机会重回农村,除却对家人的不舍,我的内心还是非常向往的。
我所工作的平安乡向子村地处奉节县平安乡西北角,西与云阳县上坝乡交界、北与巫溪县朝阳镇交界,俗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全村复员面积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6户746人,常年在家220余人,且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小孩。目前产业主要有850亩木瓜、200亩前胡(中药材)、甜玉米200亩,还在争取尽快投放10000只鸡苗。
从正月初七来到平安乡开始工作至今,我都在学习和思考中。学习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打法,学习不同于学校的农村工作,思考如何针对向子量身定制攻坚方案,思考我能给这里带来什么。不论我能在这里待多久,来到平安,就是一辈子平安人;住在向子,就是村里的一名普通的村民。
两个月来,我想过交通+旅游,想过开发山地探险,想过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想过为村里争取公益桥项目,想过邀请专家探洞寻找好水源,甚至想过申请盖茨基金的无水厕所项目......然而,一切的想法都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落实落地、落深落细。两个月对于了解村情民情真的远远不够,我逐渐收敛了一些想法,通过走门串户、转山转水来更加全面的融入和思考。
思考一
因为缺水村里新办公室至今都没有水,因为缺水我住在这里数十天只洗过一次澡,因为缺水我相继复发了肠炎和结石痛已吃药大半个月,因为缺水我更放弃了跑步的爱好并与今年的重马擦肩而过。这些不便都是因为缺水的缘故,那么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不是更受制于缺水吗?村子里1000余亩耕地大部分处于喀斯特地貌之中,周边分布着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状泄水口(天坑地缝)、落水洞等,制约着蓄水工程的建设。喀斯特地貌在发育演变过程中,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暗河等被抬出地表形成干谷和石林。这样的石漠化现象限制着农业和种养殖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地区用水安全问题。基于此,当前村里最需要解决的寻找一切可得资源,打造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和产业用水顺利。
思考二
源于我是学资源环境专业出身,更源于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农村的热爱——那就是乡村的小康路和振兴路怎么走。我们现在看到的美丽生态源自农村的空巢化,正因为农村人少了才顺其自然地将好生态保存了下来。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该如何启程呢?
今后30年,农村最后一批当代农民差不多都要老去了。到那时工业化运作会不会将农村的美好生态破坏殆尽呢?现在年轻人不愿待在农村,吸引年轻人回家或下乡就应该是让其愿意扎根在这里,做农民,搞农业,更要照顾好这里的老人。
这样的难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寻找解题思路:一是构建和谐的农村原生家庭,只有让农民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人,当他(她)有一天重回到农村,才会更热爱这片土地,乡村必定会成为子女们的休憩港湾。二是保护好现在农村生态,今后30年美丽乡村如果能成事实,生态红利不仅为当代农民造福,还会因乡村旅游振兴而为城市人造福,乡村必定会成为城市人的疗养胜地。三是把农村打造成退休之人愿意回来的地方,当农村生活越来越便利了,养老条件越来成熟了,再加上环境优美,谁不想落叶归根呢?乡村必定会成为老年人的养老归属。
人往高处走,是指的年轻人就像鲜花向阳生长。水往低处流,是指的年老了或累了就是智者、仁者归于平静。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落叶归根!
思考三
扶志与扶智,才是脱贫路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不止一次听到村民讲:“我也想申请贫困户!”可是,他们的条件显然不符合。从贫困户来说,确实有人是等靠要的思想,我们去走访的时候他还在打牌赌钱!从非贫困户来说,他们看到贫困户这样的依赖懒惰,肯定会有人心里不是滋味。
所以,下一步我将向学校及有关单位寻求资源,一是通过组织实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二是结合政策宣讲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为村民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三是通过院坝会召开产业发展大讨论,针对当前木瓜、前胡、核桃、脆李等新种植作物对比三大坨(玉米、土豆、红薯)的优势和劣势,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寻求中,为村民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
总而言之,我在这里的工作理念就是:将心比心,倾情服务。工作目标就是: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推动向子村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