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华杉详解
“席不正,不坐。”古人席地而坐,如果坐席摆得不端正,孔子不坐。这是孔子心存至正,事事都整齐严肃,坐席都一丝不苟,可见他出入起居无事无时不正也。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杖者”,是用拐杖的老人,六十岁以上开始用拐杖。与乡人宴会饮酒完毕,一定让老人先走,老人出门了,自己才跟出去。乡人饮酒的礼仪,《中庸》说:“燕毛,所以序齿也。”乡祭之后的宴会,按头发花白程度,也就是按年龄大小来排座次,以老为尊,不管官大官小。孔子呢,更加注意礼节,座次按年龄,宴会结束离开的时候,他也注意让老人先走。
“乡人傩(nuó),朝服而立于阼阶。”“傩”,不是正式祭礼,是乡下人驱逐疫鬼的风俗,有点巫婆神汉的意思。乡人跳大神的时候呢,孔子全身朝服,肃立在自家门前台阶上。“阼(zuò),是东边的台阶,主人所立之地。为什么要站在那里呢,因为乡人要驱鬼,而自己家里有自己的“鬼”,就是祭祀的祖先牌位,所以怕惊动了他们,自己在门口主阶上站岗,家里的鬼神就安心了。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托人问候其他国家的朋友,一定隆重地拜送使者,这是拜谁呢,主要是拜要去问候的那人,拜使者,就如同与它亲见相拜一般,不因为愿而废敬。孔子曾说过,祭神,如神在。他问候远方的朋友,敬礼也如同对方就在面前。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送药给孔子,孔子拜而受之,郑重拜谢,收下。但是,老老实实说:我不了解这药性,对我有没有用,这药我不敢吃。所以孔子孔子交朋友,是至诚无欺,有一说一,不吃就事先告诉对方不吃,别人等下回见面,季康子问:怎么样,我给你那药好使不?你搪塞说:还行!还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退朝回家,听说马厩失火了,问:又没人受伤?不问马。孔子不是不爱它的马,但仓促间,首先想到的是人,人的生命安全第一,所以顾不上马怎么样。
人的生命安全第一,两千五百年后,这是我们今天重新要学习的!
要关心人,关心他人,别人也是人,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路上开车,不能只管自己方便,更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平时做事,也不要只图自己方便,要注意别给他人添麻烦。
刘澔觉
包容有爱,关心别人。